反思JDewey教材心理化为本的课程试验所带来的改变-高等教育出版.PDF

反思JDewey教材心理化为本的课程试验所带来的改变-高等教育出版.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思JDewey教材心理化为本的课程试验所带来的改变-高等教育出版

期刊徵稿:.tw/CallforPaper/JCS/?f=oa 高等教育出版:.tw/?f=oa 高等教育知識庫:/?f=oa 研究論文 課程研究 9 卷 1 期 2014 年3 月 頁85-110 反思J. Dewey 教材心理化為本的課程實驗 所帶來的改變 單文經 摘要 一般研究教育或課程史的學者皆同意,近百餘年來,在各地中小學所推動的重 視兒童興趣、能力、需求等心理特質,並且以兒童的生活世界為場域、兒童的直接 經驗為起點,逐漸導引兒童進行主動與積極學習的各項課程實驗,率皆與J. Dewey 所提出的教材心理化主張有關。本研究主旨即在探討Dewey有關教材心理化主張的 要義,並據以反思在美國及臺灣若干以此理念所進行的課程實驗,帶來了什麼樣的 改變,且依據社會的情境解釋其原因。本研究指出,以Dewey教材心理化為理念的 課程實驗,因受到各種主觀與客觀條件的限制,欲求其帶來改變,著實不易;但因 學校組織的鬆散結合特性,而讓有志之士在有限制的情況之下,做出不斷進行類似 課程實驗的抉擇。 關鍵詞:教材心理化、課程實驗、J. Dewey 單文經,中國文化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E-mail: wjshan@.tw doi:10.3966/181653382014030901004 期刊徵稿:.tw/CallforPaper/JCS/?f=oa 高等教育出版:.tw/?f=oa 高等教育知識庫:/?f=oa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March, 2014, Vol. 9, No. 1, pp. 85-110 A Ref lection on the Changes Brought by Curriculum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zing of Subject Matter Initiated by John Dewey Wen-Jing Shan Abstract Education or curriculum scholars would agree that the more-than-one-hundred-years reform experiments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children s psychological traits, such as ’ interest, ability, and need are originated by J. Dewey s theory of the psychologizing of ’ subject matter. The paper was aimed at analyzing the rationale of the theory, and reflecting the changes brought by selected cu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