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孟浩然诗评价的辨析-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对孟浩然诗评价的辨析 ——论殷璠、苏轼与闻一多关于孟浩然诗的评价 黑龙江大学 张安祖教授 浩然诗,文彩蘴(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又“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亦为高唱。(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中) 孟浩然像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布衣终身。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正可概括他的品貌。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的《赠孟浩然》形象地刻画了孟浩然的精神面貌:“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陈师道《后山诗话》载苏轼语)见《历代诗话》第308页 闻一多先生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诗人:孟浩然????朝代:唐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 临洞庭赠张丞相 诗人:?孟浩然???朝代: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叙》中阐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张: 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 至如曹刘诗多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驾终存。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徵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 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 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说: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 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 苏轼后学范温对“韵”的阐释得更为明确: “自三代秦汉,非声不言韵,舍声言韵,自晋人始;唐人言韵者,亦不多见,唯论书画者颇及之。至近代先达,始推尊之以为极致……必也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自曹、刘、沈、谢、徐、庾诸人,割据一奇,臻于极致,尽发其美,无复余蕴,皆难以韵与之。唯陶彭泽体兼众妙,不露锋芒,故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以古今诗人,唯渊明最高,所谓有余者如此。至于书之韵,二王独尊。”(引自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四册,第1361 页) 诗人的才思受禀性、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本有迟速的不同,《文心雕龙·才略》曾云: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 闻先生对苏轼“韵高才短”的真实含义也有所误解: 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苏轼 曾经批评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这话诚如张戒在《岁寒堂诗话》里承认的,是说尽了孟浩然,但也要看才字如何理解。“才”如果是指才情与才学而言,那就对了,如果专指才学,还算没有说尽。情当然比学重要的多。说一个人的诗缺少情的深度和厚度,等于说他的质不够高。孟浩然诗中质高的有是有些,数量总是太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式的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论前者,质和量都不如杜甫;论后者,至少在量上不如王维。甚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质、量都不如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闻一多《唐诗杂论》,古籍出版社1956 年版,第32页) 闻一多评孟浩然的诗: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的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在许多旁人,诗是人的精华;在孟浩然,诗纵非人的糟粕,也是人的剩余……超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