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全国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 语文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殷红(________) 校样(________) 污秽(________) 祈祷(_______) 【答案】 (1). yān (2). jiào (3). huì (4). qí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校”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jiào”,“祈”应该读二声。 2. 看拼音写汉字 diàn(_______)基 shì(_______)言 狂lán (________) gèn(_____)古 【答案】 (1). 奠 (2). 誓 (3). 澜 (4). 亘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此题要注意“澜”的偏旁不要写错。 3. 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①深(_______)痛(_______) (_______)躬尽(_______) ②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________ ③比喻人的才华和锐气完全显露。 ________ 【答案】 (1). 恶 (2). 绝 (3). 鞠 (4). 瘁 (5). 锲而不舍 (6). 锋芒毕露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根据意思写成语降低了题目难度,但要注意字形。既要根据字面意思联想出成语,还要调动知识积累选择最准确的。此题要注意“锲”不要误写作“契”,“毕”不要误写作“必”。 积累与运用 4.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春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4)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木兰诗》中,用互文的修辞写出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 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表现行木兰军速度之快身姿矫健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明月来相照 (2). 故园东望路漫漫 (3). 百般红紫斗芳菲 (4). 此夜曲中闻折柳 (5). 将军百战死 (6). 壮士十年归 (7). 万里赴戎机 (8). 关山度若飞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漫”“菲”“折”“戎”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是北宋的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卿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 但当涉猎 ____________ 卿当者才略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 7.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 联系实际,你从故事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5. (1). 资治通鉴 (2). 司马光 6. (1). 当道,当权。 (2). 只 (3).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4). 重新 7. (1). 刮目相待 (2). 吴下阿蒙 8. 围绕“鲁肃为吕蒙的惊人才略折服而愿与之交友”来答;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侧面表现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 9. 围绕“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在生活中,一个人只要端正学习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