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牧草学进展》牧草丰产栽培复习课程.ppt
?? 喜温暖湿润气候,肥沃土壤。适宜在南北纬10~20度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栽培。气温12~14oC时开始生长,25~35oC时生长迅速,8oC以下时生长受抑制,经霜易遭冻害,土壤冻结,会发生死亡,严寒酷暑均有碍生长。象草原产于非洲、澳洲和亚洲南部等地,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栽培的一种高产牧草。抗战前,我国从印度、缅甸等国引入广东、四川等地试种,目前在我国南方各省已有大面积栽培利用。长江以北的河北、北京等地也在试种。在两广和福建等地区种植,一般3~12月均能生长,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最佳。云、贵川、湘、赣等省生长时期稍短,以上地区一般均能越冬。往北谪、皖等省种植,生长期4~10月,一般不能越冬,需保苗越冬,第二年重栽。喜水肥,对氮肥特别敏感。需长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砂土、壤土微碱性土壤以及酸性的贫瘠红壤均能种植,而以深厚肥沃的土壤生长最佳。根系发达,耐旱性较强,但只有水分充足,才能获得高产。 象草结种少,种子成熟不一致,发芽率低,通常采用无性繁殖。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耕翻宜深施足基肥。山坡地种植,宜开成水平条田。新垦地应提前1~2月翻耕、除草,使土壤熟化后种植。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扦插种茎,切成短段,每段有2~3节,成行埋植土中,行距80厘米,株距50~60厘米。种茎可平埋,覆土4~6厘米;或斜插,与地面成45度角,顶端一节露出地面。每亩约需种茎100~200公斤。也可分根种植。植后灌水,约经10~15天即可出苗。栽种期,两广2月,云、贵、川、湘、闽等省3月,苏浙皖等省4月为宜。一次种植后,能继续多年收割利用,但历年过久,产量渐减,故每隔5~6年后需重新种植。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注意灌溉,以保证全苗、壮苗。苗高约20厘米时,即可追加施氮肥,促进分蘖和生长。越冬用种茎应选择生长健壮植株,有100天以上生长期,株高在2米以上,能越冬地区,种茎可在地里越冬,供第二年春季栽植。冬季较冷不能越冬地区,应在霜前,选干燥高地挖坑,割去茎顶,放入坑内覆土50厘米,增温保种越冬,后可采用沟贮、窖贮和温室贮等方法越冬。 植后2.5~3个月,株高100~130厘米时即可刈割。南方一般每年可割5~8次。高温多雨地区,水肥充足,每隔25~30天即可刈割一次。留茬高6~10厘米。一般亩产2500~5000公斤,高者可达10000公斤左右。每次刈后追肥,灌溉,中耕除草,利于再生,以获得高产。刈割时期应在鲜嫩时为宜,过迟刈割,茎秆粗硬,品质下降,适口性降低。象草不仅产量高,且营养价值也较高。适时收割的象草,柔嫩多汁,适口性好,牛、羊、马均很喜食。亦可养鱼。一般多用青饲,亦可青贮,晒制干草和粉碎成干草粉。 扁穗牛鞭草 (一)概 述 (二)形 态 (三)习 性 (四)栽 种 (五)利 用 学名:Hemarthria compressa 别名:片草、牛鞭草、鞭草。 本种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各省区;并在苏联的远东地区,蒙古、朝鲜及日本也有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70—100厘米,有根茎。茎杆直立,稀有匍匐茎,下部暗紫色,中部多分枝,淡绿色。茎上多节,节处易折。叶片较多,叶线行或广线形,长10—25厘米,直立或斜上,先端渐尖,两面粗糙,叶鞘长达节间中部,鞘口有疏毛,叶耳缺,叶舌小钝三角状,高1毫米。总状花序单生或成束抽出,花序轴坚韧,长达5—10厘米。节简短粗,长4—6毫米。节上有成对小穗,一有柄,一无柄,外形相似,披针形,长5—7毫米。有柄小穗长圆壮披针形,长5—7毫米,嵌入于坚韧穗轴的凹处,内含2朵花,一为完全花,一为不育花。不育花有外稃,外稃薄膜质,透明。 扁穗牛鞭草 牛鞭草草地 牛鞭草在地形低湿处生长旺盛。为稻田、沟底、河岸、湿地、湖泊边缘常见的野生禾草。根茎及匍匐枝生活力旺盛,因而有时构成大面积的单优势种群落,以无性繁殖为主。这种禾草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花,花期较短。开花后,茎叶生长量小,质地变硬。因此,宜在开花期和花期前供作饲用。 根据生长利用特点可分为两型: 放牧型:分蘖众多,晚熟,叶多茎少,生长慢,春季生长迟,水分适宜时,全夏均可维持绿色。 刈牧兼用型:株本较高,直立,分蘖略少,较一般 商用品种持久,叶多,刈后再生良好。又可分为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系。前者返青早,但产量低。 (四)栽 种 春秋均可播种而以早秋播种为宜。多年生黑麦草早期生长较其他多年生牧草为快,秋播后如天气温暖,在初冬和早春即可生产相当草料。播后第二年即达最盛时期,杂草亦难侵入。单播时每亩播种量以1公斤左右为度,多的1.5公斤,收种的可略少。一般以条播为宜,行距15~20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