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厦门大学大学语文第一讲宣讲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厦门大学大学语文第一讲宣讲培训.ppt

* * 大学语文 第一讲 大学、语文、文学 相传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其形式主要有:明堂、成均、庠(xi?ng)、序、校。 明堂: 传说为神农氏始设,后人谓之“大教之宫” 经过考古发现,为不规则的圆形之地上建有方形的较大的房屋通常为氏族举行会议、从事公共活动的场所 教育史界推断“社会教育”定为它的职能之一,但还不具备后来学校的专门化特点 (后,明堂与辟雍、太庙同义,都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朝政、祭祀、结射、教学都在此进行) 成均: 相传为“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时期的学校名称,“成均”名称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五帝名大学为成均”(董仲舒) 成均本义为“宽阔、平坦的场地”,为全体氏族堆放粮食、娱乐、聚会、宗教祭祀的地方,行“礼乐之教” 为萌芽形态的学校,具备了语言、音乐、文字的基础,具有了专门化倾向 庠 庠有二义:一为“米廪”lǐn,粮仓(《礼记.明堂位》);二为敬老养老之所(《孟子.滕文公上》) 氏族社会末期已经有了等级的划分,老人也分国老与庶老,而养老的场所也对应为“上庠”(大学,于郊外)与“下庠”(小学,于城内宫中)。而老人往往因德高望重,知识丰富而兼有教育后辈的责任,与老人有关的“庠”也就逐渐成为施教的场所。 “庠”的教育化功能的初现,约于夏朝立国前后,故后代常称为“虞庠之学”(唐尧、虞舜、夏禹) 序 古代典籍记载为“学射之所”,即为对专门技艺培养的地方,后常“庠序”并用,泛指地方学校 校 《周礼.夏宫》记载:“六厩成校”,因而,“校”最初与军事训练相关,与后来学校的含义有所不同 西周:教育制度的开始 “学在官府”,“民间无学术,也无学校教 育”——教育的等级化 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国之重臣也为帝王之 师——教育的权利化 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保,保其身体; 博,傅之德意;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 也。” 西周的学校:国学(王公诸侯的学校)、乡学(地方学校) “国学”按年龄与程度分设“大学”(9年)与“小学”(7年) 为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有四学、五学之称。 所谓五学:五学之制,已有分科分教的意思 中“辟雍”(环水而建,亦为“太学”)为承师问道、天子自学、 举行盛典之所,由太帅、太保、太傅主之 南“成均”,南学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 北“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之 东“东序”,为学干戈羽龠yuè之所,内乐师主之 西“瞽gǔ宗”,为演礼之所,由礼官主之。 (东、西、南、北之学又称四学) 诸侯所设大学则较为简单,仅有一学,半面临水,故称“泮(通畔)宫” “辟雍”本是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所设立的大学,到西汉时才逐渐转变为国 家“行礼乐,宣德化”的重要礼制建筑。宫殿上圆下方,四周环水,以象征天地 四时、九州十二月等,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孔子所办“儒家私学”为大 “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与游学 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有教无类”——“礼不下庶人” 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化,专业教育人员出现 “学而优则仕”:学为政(天下公器) 教学相长,《大学》、《中庸》教育专著的出现 汉代:官学与私学并行 官学:中央官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私学:书馆、经馆 中央官学:传授儒家经典的太学 教师为博士(官职名) 学生为京都或京郊内18岁以上,地方的优秀学生,后官僚子弟学 生也可进入 鸿都门学(东汉灵帝创建,专门研究文学艺术) 官邸学(宫廷学校) 地方官学:培养本郡官吏,推荐优秀学生 定期举行礼仪活动,向民间社会普及推行教化 书馆(家馆/乡熟):蒙学教育,专业基础教育 经馆:著名学者聚徒讲学之所(董仲舒,王充)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太学、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宗学(皇室)、四门学(寒 门庶族) 隋唐:国子监——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 中央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科举制度的建立 宋:书院的兴盛——政府办学力量的减弱 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大 佛教禅林制度讲学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