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强化训练的的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的强化训练的的答案

文言文强化训练答案 2011-5-7 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遗失的金子)。当(正值)夏五月,有披裘(裘皮大衣)而薪者(打柴人),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那地上的金子)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瞪大眼睛摆着手说):“何子居之高,(为什么您地位这样高)视之下,(见识却如此卑下)仪貌之庄,(相貌生得仪表堂堂)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难道是为您拾取金子的人吗)”季子谢之(向他道歉),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您是只看外表的人)何足(哪里值得)语姓字!”遂去不顾(不回头)。 1.下面的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加点的词全部属于名词用作动词的一组是( ) ①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②仪貌之庄,语言之野 ③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④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1、 解析:C。①薪:名词作动词,砍柴;④语:名词作动词,告诉。②“语言”、③“金”都做一般名词。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1)我正当夏天五月,披着裘衣砍柴,难道是为您拾取金子的人吗? (2) 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2)砍柴人说:“您是只看外表的人,哪里值得告诉您姓名!”于是离他而去,连头也不回。 解析: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词语活用现象和文言特殊句式。(1)“披裘而薪”的“薪”名词活用为动词,“岂取金者哉”是一个反问句。(2)“子皮相之士也”是判断句,“何足语姓字”是反问兼感叹句。 二、昔者,秦缪公乘马①而为败②,右服③失而野人④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南面)。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饮酒,余恐其伤女也!(我担心妨害你们)”于是遍饮而去。(于是缪公一一给他们酒喝后才离去)处一年,(过了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包围)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左辕马)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殳⑤而击缪公甲,缪公中指者已六扎矣。(缪公受伤已达六处了)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遂大克(大胜)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文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人主(君王)胡可以无务(致力于)行德爱人乎? 【注】①马:此指马车。②败:此指车坏。③右服:右侧驾辕的马。④野人:此指农夫。⑤殳:一种兵器。 3.下列语句画线部分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解析:C。例句和ABD三句画线部分都是定语后置句,且都用“者”作为标志。C“者”特殊作助词,与前面的动词短语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的(人)”。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 (1)(缪公)看见农夫们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马。 (2)于是遍饮而去。 (2)于是(缪公)一一给他们酒喝后才离去。 (3)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 (3)(农夫们)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 (4)人主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 4)君王怎么可以不致力于德行去爱护百姓呢? 解析:(1)“食”作动词用;“于岐山之阳”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2)“饮”使动用法,后省宾语“之”。(3)“于车下”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4)“胡……乎”疑问句式。 三、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