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语法相关知识》.ppt
3、省略句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 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 之 有志者,不随 以止也。 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 竖子不足与 谋。 之 欲呼张良与 俱去。 之 将献 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之 3、省略句 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归赵。 之 杞子自郑使 告于秦曰: 郑穆公使 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 归就戮于秦。 人 人 我等 3、省略句 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如: 将军战 河南,臣战 河北。 又试之 鸡,果如成言。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 于 于 于 于 以 3、省略句 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 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 细加以辨别)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 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 上于盆而养之, 蟹白栗黄, 备 极护爱,留 待限期,以 塞官责。 成名将其 饲之以 于促织 之 之 以 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 庙, 请其矢, 盛 以锦囊, 负 而前驱 , 及 凯旋而纳之。 庄宗 庄宗 庄宗 庄宗 庄宗 庄宗 于 之 之 如: 4、倒装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 4、倒装句 宾语前置 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介宾短语 后置做补语 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如: 甚矣,汝之不惠!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甚矣哉,为欺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王见之,曰:“牛何之?” 项王曰:“沛公安在?” “豫州今欲何至?”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晋,何厌之有?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求!无乃尔是过与? 《梳理探究-文言语法知识》 文言 语法 常见实词 常见虚词 句式和用法 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 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 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 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常见实词 一、掌握文言实 词的基本知识 二、根据语境正 确推断实词词义 一、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 误解为 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 3、遇到多义词时 ,要慎重推断其在具体语句中的正确义项。 4、古文通假现象普遍 ,如果遇上的生词用本义 、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 ,就要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 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有的古词义至今有所扩大。 *有的古词义至今有所缩小。 *有的古词义至今已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 乙事物。 * 有的古词义至今感情色彩已有变化。 在推断文言词义时,对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 的词,尤其是有细微差别并且容易被忽略的词,千万不能望文 生义,以今释古;否则要么牵强附会,要么歪曲文意。 如:曹操… …将顺江东下。 (“江”,古专指长江——今泛指一切河流。) (“肉”,古泛指动物的肌肉——今专指猪肉。) 如:肉食者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 第2版 教案全套 葛芸萍 第1--7章 变压器 ---典型机床电气控制.docx
- 汇川变频器MD320手册.pdf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中心校(毕节二十二小)教师“跨校竞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 (2).doc VIP
- 吡啶喹唑啉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与设计方案.pdf VIP
- 培训资料-子宫内膜增生.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七星关区洪山街道中心校(毕节四小)教师“跨校竞聘”工作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完整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