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古汉语教学教程14.ppt

  1. 1、本文档共4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系古汉语教学教程14.ppt

形符虽不直接反映本义却表明本义所属的范畴为掌握本义指出了方向 分析形符-阝(左阜右邑) 阜:土山 邑:人居住的地方 陵 大阜 陆 高平地 阳 山南 隅 山角 阻 山路难行 险同“阻” 与山 有关 陟 登 队 从高处掉下 陨从高处落下 陷自高而入下 与高 有关 邦 都 邻 鄙 郊 邯郸 与城邑 有关 Zhì 《说文》 头也。 xié 颜:额头 颠:头顶 题:额头 领:脖子 顿:叩头 颈:脖子 颔:下巴 顾:回头看 项:脖子的 后部 从“頁”的字都与头有关。如: 颠 ,头顶。 “有马白颠。”   题, 额头。 “彫题黑齿。” 《楚辞·招魂》   颜 ,额头,也指颜面。 “颜色憔悴。”   顾 ,回头看。 “王顾左右而言他。” 探求本义的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字体的象形单位具有表意性 形符表明本义所属的范畴为 掌握本义指出了方向。 考核文献 分析字形 经史子集等历史文献 古书的训诂材料 《说文》《尔雅》等工具书 二者缺一不可 分析字形需注意: (1) 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小篆的字形经过演变,形体也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讹变,使形义关系发生了变化。 许慎《说文解字》从字形来探求本义,对我们分析和了解词的本义有很大作用。 但有時分析的不是本义,而是引申义。还有些字分析错了。 “元” (金) (小篆) 《说文》“元始也从一兀声。” 如 “(先珍)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 《说文》“ 母猴 也下腹為母猴形。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掌握本义的意义 (1)释词有据。本义是引申义的基础,确知本义,就能对引申义解释的确切而有根据。 如 间 ,《正字通》“从门从月”,本义“间隙”、“隙缝”。《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引申义“间入” 。 (2)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透彻的理解词义。 绥 本义指车上的绳带。 《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绥”是供人上车时作拉手用,以保持身体稳定的东西。 引申“安”、“安抚” 。 《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绥宁”、“绥怀”、“绥远” (3)便于掌握词义系统,以简驭繁,利用本义分析词义。 词义是纷繁复杂的,有的词义多达十几个,如能抓住本义和引申义,就可以使之条理化,成为一个简明的词义系统,便于掌握。如“涉” “趟水过河” “渡水,渡过” “到、进入” “经历”, “牵涉、牵连” “阅览” 二、词的引申义 1、定义:由本义推演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2、分类: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如 月 本义月亮 。 引申为计时单位。王昌龄《放歌行》“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金,《说文》“向,北出牖也,从亘从口。”本义 《七月》“塞向墐户。” 引申为:朝着 朝向 对着。如《晏子春秋》“今彗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 再引申为 方向 趋向。《国语周语》“明利害之向。 甲,本义 跟随 “子路从而后”《论语》 引申: 听从 顺从。《曹刿论战》“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2、间接引申义:定义 甲,“早上”,引申为“上朝、朝见”,“朝廷、朝堂”,“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朝:①早上 ②上朝、朝见 ③朝廷、朝堂 ④朝代 本义 直接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 ①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早上 ② 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朝见 ③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④ 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 朝代 1、趟水过河。《尚书·泰誓》“斮朝涉水之胫, 剖贤人之心。” 2、渡水、渡过 。《哀郢》“唯郢路之辽远兮, 江与夏之不可涉。” 3、进入、到。本文“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 4、经历。《论衡》“文人涉世,以此自勉。” 5、牵涉、牵连。刘知几《史通》“言有关涉,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