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绪论教材课程.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绪论教材课程.ppt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狭义的古代汉语是指近代汉语以前的汉语,主要指以春秋、战国和秦、汉为主的书面语。此外,也包括直至五四运动为止的仿古的文言文。 汉语史的分期: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 上古汉语: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 中古汉语: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 近代汉语: 唐、宋、元、明、清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绪论 古代汉语书面语大致有两大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通常所谓文言。二是六朝开始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绪论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继承中华文化遗产 《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白璧一双”献于项王。“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张良又把“玉斗”一双送给亚父范增。“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据《周礼》记载,古人以“苍璧祭天,黄琮礼地”。 绪论 《三国志·华佗传》:熊颈鸱顾。 《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用间》:“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周易》“箕子之明夷” “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矣。” 绪论 2.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光明日报》:“他们在思想上腐蚀拉拢,引诱一些人唯名是争,唯利是图,唯官是抢,唯权是夺,肆无忌惮地侵吞和挥霍人民的劳动果实,追求比资本家还腐朽糜烂的生活。”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直面:范公偁《过庭录》:有茶肆婦人,文及甫之旧妾也。与佛牙主通,被盜,訟至府,事連佛牙主,侍郎忽省前過,知其文氏妾,恐有所請,就庭下直面鞫勘 绪论 3.探讨现代汉语形成的过程 4.古代汉语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工具课 ★古代汉语与词汇教学 题:题目、题记、题跋、题花、题词、题名、标题、选题…… ★古代汉语与文字教学 ☆帮助记忆汉字 日 山 兼 页(头也):题、颈、项、颜、须、领、顾、顶、颗…… 绪论 三、课程的性质与学习内容 1、文字学常识 文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性质、结构及发展规律 欧阳修《醉翁亭记》:“朝而往,莫而归。” 《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莽中。” 2、音韵学常识 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结构以及古今语音演变的规律。 苏轼《喜雨亭记》“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 绪论 3、词汇学常识 词汇学主要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规律等。 《资治通鉴》:“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绪论 4、语法学常识 研究古代汉语结构的规律。包括词法、句法。 孟子·尽心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不拘于时,学于余。”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若,如果。 绪论 《老子》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5.修辞学常识 研究语言的表达效果。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6.训诂学常识 训诂学以古代书面语言的训诂作为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样一句话:“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 绪论 7、学习古代汉语还应懂古代文化常识 《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六尺之孤”、“七尺汉子”、《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西门豹治邺》中有“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 绪论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其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闻一多《乐府诗笺》:“双鲤鱼,藏书之函也。其物以两木板为之,一底一盖,刻线三道,凿方孔一,线所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