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2018高考帮·地理).pptx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2018高考帮·地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2018高考帮·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目录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 区域农业发展考点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答题模板模板 区域农业发展的答题模板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 通过中外合作的背景分析区域农业发展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考纲要求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命题规律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区域农业发展2017全国Ⅰ,36通过中外合作的背景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命题分析预测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考查主要以某区域农业发展为背景,考查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考查主要以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这类试题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体现时代性与探究性。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 区域农业发展考点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考点1 区域农业发展1.优势区位地理条件特征影响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条件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东北林区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续表]地理条件特征影响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商品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晚,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并且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思维拓展我国特色农业 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陆、空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2.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1)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2)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作物及其分布区作物分布区粮食作物细粮作物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杂粮作物玉米分布普遍, 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是我国的“玉米带”。谷子分布普遍,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大。高粱辽河平原为主产区。经济作物大豆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甜菜主要在松嫩平原,其次在三江平原。亚麻黑龙江省产量最多,主要在哈尔滨附近。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与表现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且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成因对策耕地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人口剧增,土地利用不合理。 ①保持水土,黑土培肥;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建设自然保护区;建立湿地保护区,恢复退化的湿地。②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等。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场退化,资源利用失调。沼泽地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市场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质量低、成本高。地理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