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处理-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废水生物处理-6

污水生物脱氮原理与技术(第六讲) 主讲:王春荣 生物脱氮原理与技术——概述 自然界含氮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有机体(动物蛋白、植物蛋白); 氨态氮(NH4+,NH3); 亚硝酸盐氮(NO2-); 硝酸盐氮(NO3-); 气态氮(N2) 含氮化合物对水体的危害: 水体的富营养化 农作物贪青倒伏现象 生物脱氮原理 1.生物脱氮原理 (1).氨化作用 定义:水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尿素、胺类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在氨化菌的作用下,分解、转化成氨氮,这一过程称之为“氨化反应”,或“氨化作用”。 生物脱氮原理——氨化作用 ①有氧条件下: ②缺氧条件下: 生物脱氮原理——氨化作用 从上面反应式可以看出,不论在有氧还是在厌氧条件下,氨基酸的分解结果都产生氨和一种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此外,多数研究表明,参与氨化作用的氨化细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好氧性的荧光假单胞菌和灵杆菌,兼性的变形杆菌和厌氧的腐败梭菌等。引起尿素水解的细菌称尿素细菌,尿素细菌可分为球状和杆状的两大类。它们一般都是好氧的,但对氧的需要量不大,有些菌种在无氧条件下也能生长。 生物脱氮原理——硝化作用 (2).硝化作用 定义:硝化作用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氨氮进一步分解氧化,传统的硝化作用先后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亚硝酸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然后硝酸杆菌属(Nitrobacter)再将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氮 。 ①硝化反应——分解代谢 生物脱氮原理——硝化作用 ②硝化反应——合成代谢 按照以上三式进行计算,1克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需要3.43克氧,1克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氮需要1.14克氧,即1克氮完全氧化需4.57克氧。硝化1克氨氮消耗水中的重碳酸盐碱度约7.1克(以CaCO3计),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分别增殖0.146克和0.019克。 生物脱氮原理——硝化作用 ③硝化菌的生理习性及特征: 生物脱氮原理——硝化作用 ④影响硝化反应的环境因子 溶解氧: 氧作为硝化过程中的电子受体,其含量不能低于1mg/L; 温度: 适宜温度20~30℃,15℃时,硝化速率下降,5℃时完全停止; pH值: 最佳pH值8.0~8.4,此时,硝化速率及硝化菌比增殖速率可达最大值; 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 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最小的世代时间;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 除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的还有:高浓度的NH4-N、有机底物及络合阳离子。 生物脱氮原理——反硝化作用 (3).反硝化作用 定义:反硝化作用是指硝酸盐氮(NO3-N)和亚硝酸盐氮(NO2-N)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①反硝化过程 其中, 反硝化作用主要以异化作用为主,它所去除的氮量占总去除量的70~75% 。 生物脱氮原理——反硝化作用 ②异化反硝化反应 可见,将1g NO2-N或NO3-N转化为N2,分别需要有机物(以BOD计)1.71g和1.86g,同时产生3.57g碱度(以CaCO3计)。 ③反硝化菌的特征 反硝化菌是兼性菌,通常进行反硝化作用的细菌有: 异养型反硝化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NO3-N中的氧氧化有机质,来获得能量; 自养型反硝化菌:在缺氧环境中利用NO3-N中的氧将硫或硫代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从中获得能量来同化CO2。 生物脱氮原理——反硝化作用 ④影响反硝化的环境因素 碳源: a.废水中所含碳源:一般认为水中BOD5/TN3~5时,碳源充足; b.外加碳源:主要为甲醇(CH3OH); pH值: 最适宜pH值为6.5~7.5,当pH8或pH6时,反硝化速率明显下降; 溶解氧: 应控制在0.5mg/L以下; 温度: 最适宜温度为20~40℃,15℃时,反硝化菌的增殖速率降低,代谢率也行下降,从而降低了反硝化速率。 生物脱氮技术 1.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 生物脱氮工艺 2.两级生物脱氮工艺 生物脱氮工艺 3.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 谢 谢 各 位 ! * * 氧化脱氨基 水解脱氨基 还原脱氨基 脱水脱氨基 氧化还原脱氨基 亚硝酸菌 硝酸菌 亚硝酸菌 + 硝酸菌 0.3~1.7 0.6~3.6 饱和常数 0.02~0.07 0.04~0.13 产率系数 0.48~1.44 0.96~1.92 最大比增长速率 严格好氧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