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烷及壬基酚排放标准规范制订方案.docVIP

砷烷及壬基酚排放标准规范制订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砷烷及壬基酚排放标准规范制订方案

砷烷及壬基酚排放标准制订方案 标准制订的意义 砷烷与壬基酚作为《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2011年)列出的污染物,急需对其实行控制。根据北京市 “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对重点行业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实施减排控制,特此提出该两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 污染物特征分析 砷烷,又称“砷化氢”或“砷化三氢”,无色稍有大蒜味气体。分子式AsH3,分子量77.95相对密度2.695/升(气体)熔点-11,沸点-55,蒸气压1466.3kPa(11000mmHg,20℃)水中溶解度20ml/100g(20)微溶于乙醇、碱性溶液;溶于氯仿、苯。水溶液呈中性。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遇明火易燃烧呈蓝色火焰并生成三氧化二砷。加热至300,可分解为元素砷。壬基酚是C15H24O。其结构式见下图。它的衍生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类化合物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代表。壬基酚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水,密度0.94-0.95g/cm3,沸点283-302℃。壬基酚具有亲脂性,其进入动物及人体内会干扰内分泌的正常生理作用,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其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属于致癌壬基酚 图1 壬基酚结构 国内污染现状 砷化氢在工业上用于有机合成、军用毒气、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中,是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或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污染物。砷烷用于半导体工业如外延硅的N型掺杂、硅中N型扩散、离子注入、生长砷化镓(GaAs)、磷砷化镓(GaAsP);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砷有机化合物合成。在工业生产中,夹杂砷的金属与酸作用,含砷矿石冶炼储存接触潮湿空气或用水浇含砷矿石的热炉渣均可形成砷化氢。目前,国内外针对砷烷(砷化氢)的研究主要围绕砷化氢中毒的医学研究。然而,工业砷烷产生与排放的系统研究在国内还处于一片空白。 壬基酚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外观在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苯酚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也用于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农药乳化剂、树脂改性剂、树脂及橡胶稳定剂等领域人吸入TCL:3ppm;LCL0: 25ppm/30M,300ppm/5。人(男性)吸入TCL: 325μg/m3。大鼠吸入LC50390 mg/m3/10M。小鼠吸入LC50250 mg/m3/10M。砷化氢经呼吸道吸入后随血循环分布至全身各脏器。其中以肝、肺、脑含量较高。人脱离接触后, 砷化氢部分以原形自呼气中排出如肾功能未受损砷- 血红蛋白复合物及砷的氧化物可尿排出。砷化氢为剧毒是强烈的溶血性毒物。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血液中砷化氢90~95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砷-血红蛋白复合物通过谷胱甘肽氧化酶的作用,使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红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下降导致红细胞膜钠-钾泵作用破坏红细胞膜破裂出现急性溶血和黄疸。砷-血红蛋白复合物、砷氧化物、破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管型等可堵塞肾小管,是造成急性肾损害的主要原因,可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5x10-5 mg/m3,壬基酚的数据没有统计。 壬基酚的毒理数据有以下描述。壬基酚对鱼类、水生动植物具有很强的毒性。一个28天的针对鱼类的毒理实验测出壬基酚的最大无作用浓度(NOEC)和最小作用浓度(LOEC)分别在0.05-0.07 mg/L和0.12-0.19 mg/L。一个33天针对鱼类的毒理实验测出壬基酚的NOEC值和LOEC值分别为0.007和0.014mg/L。一个21天针对水生生物体的毒理实验测出壬基酚的NOEC为0.10-0.24 mg/L。同时其对老鼠也有一定的毒性。 现有国内外环境标准回顾 针对砷烷(或砷化氢),我国卫生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0.3mg/m3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浓度限值为0.001mg/m3。该标准同时明确了砷化氢来自半导体行业。然而,由于这种气体在半导体行业使用量极少,其废气经过处理后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都非常小,目前现有的监测技术很难再半导体企业的排放口风量极大的情况下进行监测。因此,该污染物没有作为重点控制因子在《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半导体器件》中体现。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署制订的空气平均容许浓度(OSHA PEL-TWA)为0.2 mg/m3。《荷兰排放导则》NER当中的砷化氢大气排放标准为0.01kg/h。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OSPAR)就提出优先控制15类化学物质的第12类即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相关化学物。 2003年欧盟指令2003/53/EC正式颁布并要求所有成员国强制执行,指令要求壬基酚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成品或原料,其浓度大于0.1%时,不得在市场上销售使用。2005年1月17

文档评论(0)

taobao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