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铃薯收获机设计开题报告-_精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设计(论文)题目: 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指导教师:
200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2年4月26日”或“2002-04-26”。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文 献 综 述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作物之一。发展马铃薯生产,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马铃薯为地下产物, 且是块茎繁殖, 其收获,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损失, 为马铃
2.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2.1国外现状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来看,马铃薯收获机发展较迟缓,只是近50年才发展到较高水平。美国在1948年以前用收获机来收获马铃薯,然后人工捡拾。直到1967年,开始使用联合收获机,劳动生产率达到100kg/(h·人)。20世纪80年代初期,联合收获机和分段收获的面积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5%,其中联合收获已经达到50%以上、20世纪到90年代,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原苏联是生产收获机最早的国家。1960年,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保有量是3万台,1976年,保有量是6万台,1979年,马铃薯收获机械工业化程度达到77%,到20世纪90年代除,马铃薯收获机共有16种机型,其中10种是联合收获机,其中劳动生产率比其他2行收获机提高1-2倍。德国20世纪在40年代主要生产和使用抛掷式收获机。50年代主要生产和使用升运链式收获机和捡拾装载机,进行分段收获,到1970年保有量达到6205台,90年代开始生产收获-捡拾装载机和具有自动分选装置的联合收获机。日本在1955年以前使用畜力挖掘机,1955年到1965年生产悬挂式的抛掷式和升运链式收获机。70年代开始引进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联合收获机,并研制适合日本国情的联合收获机。
总之,在国外几个主要生产马铃薯的发达国家,都形成了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或用挖掘-捡拾装载机加固定分选装置来进行分段收获的两种全面实现收获机械化的配套系统,基本上实现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
2.1国内发展趋势
解放初期, 我国收获马铃薯采用人工刨或 20 世纪 70 年代中, 由于手扶拖拉机的大量推广应用, 国内又掀, 成功研制了鼠笼式马铃薯收获机, 但受当, 未能生产和推广。到 20 世 90 年代中期, 由于国产小四轮拖拉机的大量, 研制马铃薯收获机已被列入重要, 市场需求旺盛, 先后有小型升运, 以及新型农用液压挖掘机, 操作简单、性, 配有, 使栅条输送带实现高低两种运, 适宜不同土质的作业; 两侧不设切土圆, 避免一般机具进行不对垄作业时, 严重破碎; 两侧设有分薯板, 可将土豆推向侧, 避免压损。该机具有在湿润、干旱和多石地, 很大程度上占据了, 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促, 增加农民收入。
[1] 张伟 徐树来 秦春兰.《农业机械学》上册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0
[2] 张伟 徐树来 秦春兰.《农业机械学》下册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0
[3] 曹崇文翻译.《收获机械》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4
[4]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5] 田嘉海,赵清华. 《机械原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5.12
[6] 吕金庆主编.《马铃薯挖掘机、挖掘铲的设计》 农业机械出版社
[7] 上海市大专院校机械制造工艺学协作组.《机械制造工艺学》
[8] 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编. 《农机化适用新技术读本》 兵器工业出版
社 2000
[9] 沈再春.《农产品机械与设备》 农业出版社 1993
[10] 李自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