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doc
2017届枣阳市高级中学高考第十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2017.05.25)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在大众传媒主导的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加速了艺术生产的通俗化进程。从诗歌到小说、由文学到电影、再从电影到电视、由电视到网络,文化媒体的更新换代带来的是人类艺术实践向着不断通俗化的方向行进。尽管美学家们曾为之担心,但艺术史的这种由“雅”向“俗”的转型事实上从来不是什么问题。在欧洲中世纪时,教会一度放松了要求音乐服务于宗教宣传的严格限制,重返市井世界和乡间集市的结果让音乐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作为纯艺术的莎士比亚戏剧最初只是供大众欣赏的东西,反之作为通俗文学的金庸小说则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总体而言,不能不承认通俗性从来都是艺术精神的基本元素之一。
美学方面的考量表明,大众传媒产生的问题不在于通俗化,在于随传媒时代来临而形成的消费社会文化状况的变革。在消费主义的垂帘听政下,借通俗文化之名出现的“媚俗”与“恶俗”让当代艺术面目全非。所谓“媚俗”,按小说家昆德拉的解释,其实也就是审美主义的进一步的衍生,是诸如高明地玩弄漂亮的词藻和绝妙地讲究纯形式的效果等等。是将原本属于“将肉麻当有趣”的低级粗俗的东西,改头换面变成了一种冠冕堂皇的艺术风格。从而以这种方式让我们或者接受空洞无物的艺术赝品,或者欣赏信口雌黄的文化说教。“恶俗”则是指对被消费主义刺激得过度疲劳的欲望的最后挣扎,表现为对嗜血、残酷、疯狂的需要。无论是媚俗还是恶俗,它们都利用了艺术对于形式——感觉/身体——官能等方面的强调。媚俗是通过对审美形式的极端强化,去掉了其原本蕴含的语义维度的结果;恶俗则是利用艺术体验中的狂欢化精神,将其推向极端,以一种疯狂取代审美体验中的激情。
以此而言,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的问题与其说是“艺术消亡”,不如讲是“艺术被囚”。在消费主义的旗帜下,通俗文化已被媚俗文化与恶俗文化所把持。所谓的后现代艺术家是“不论什么废物都充当艺术作品”,结果是“不论什么艺术作品都被当作废物。”消费主义总是与图像文化联袂出击,无论是经济促销还是政治作秀,离开了艺术媒介无从谈起。从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到大大小小的歌舞晚会,艺术既无处不在又无处可觅。用尼采的话说,没有一个时代,人们对艺术谈论得如此之多,而尊重得如此之少。正如他所指出的:“当批评家支配着剧场和音乐会,记者支配着学校,报刊支配着社会的时候,艺术就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美学批评则被当作维系虚荣、涣散、自私、原本可怜而绝无创造性的社团的纽带了。”这番批评虽然严厉,但也不能不承认十分中肯。事情的症结在于:消费主义让艺术剩下了华丽的躯壳,去除了它的灵魂。这让当今世界的画家或作家或音乐家等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写作?什么是艺术创作?
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将“艺术何为”的话题继续进行下去。“我不会给艺术下定义,而是要探寻它存在的理由。”泰戈尔的这句话道出了美学永远的使命。用桑塔格的话讲:“从现在起一直到我们意识的终结,我们都无法摆脱为艺术辩护的责任。我们顶多是不赞成这种或那种辩护的手段而已。”当代美学面临的一项基本工作,仍然是“必须尽一切可能,对现代艺术加以筛选,把那些真正对人类有益的艺术与那些对人类无益的艺术区别开来”。传媒时代艺术文化生产的一个严竣现象乃是缺乏“对真正的艺术和伪劣艺术作出区别”。而从美学上看,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把握“崇高之后”的艺术实践。
(编改自徐岱《消费社会的艺术状况》)
1.对于“媚俗”与“恶俗”,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媚俗,是审美主义的进一步衍生,是高明地玩弄艺术技巧,将低俗变得冠冕堂皇。
B. 在消费主义的观念下,媚俗与恶俗借通俗文化之名,将当代艺术弄得面目仝非。
C. 恶俗利用艺术体验中的狂欢化精神,将审美形式推向极端,追求嗜血、残酷、疯狂。
D. 通俗文化已被媚俗文化与恶俗文化囚困住,这正是传媒时代审美文化的问题所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化媒体的更新换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都促使了人类的艺术实践不断向通俗化方向发展。
B. 尽管为之担忧,但美学家们不得不承认,由“雅”向“俗”转型是艺术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C. 大众传媒出现的媚俗、恶俗等问题,与通俗化无关,而在于传媒时代消费社会文化状况的变革。
D. 消费主义让艺术只剩下了华丽的躯壳,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却去除了它的灵魂与精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艺术只有为大众所接受,才能得以飞速发展并成为经典之作。
B. 当今社会,各类体育比赛、歌舞晚会,艺术性不强,但仍然体现了尊重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月)语文试题 扫 描 版(无答案).doc
- 2017年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高三高考方向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7年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高考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doc
-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联盟+语文调查研究卷(一).doc
-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联盟+语文调查研究卷(三).doc
-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联盟+语文调查研究卷(二).doc
- 2017年浙江省高考改革研究联盟+语文调查研究卷(四).doc
- 2017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7年湖北省【核心八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五)语文试题(扫 描 版).doc
- 2017年湖北省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 语文 扫 描 版.doc
-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
- 2017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 语文.doc
- 2017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三) 语文.doc
- 2017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二) 语文.doc
- 2017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五) 语文.doc
- 2017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 一 语文.doc
- 2017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一 语文 扫 描 版.doc
最近下载
- 气动技术论文.docx VIP
- GB/T 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控制.pdf
- DISC性格测试题完整版(附:详细分析).doc VIP
- YYT 0661-2017 外科植入物 半结晶型聚丙交酯聚合物和共聚物树脂.docx VIP
- SUNTEX上泰仪表-在线PH-ORP变送器PC100和PC110操作说明书.pdf
- 物业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pdf VIP
- D5865-19 煤和焦炭总热值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Q_572288222.1-2018含N-P笼型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pdf
- 2025湖南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危化品企业20项重大隐患判定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