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 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 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历史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 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2.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教材整理1 经济特区的创办1.创办(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2)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3)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特点(1)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2)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意义(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2)深圳成为“一夜崛起的城市”。(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4)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学思之窗”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提示】 原因: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国家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实行对外开放。战略意义:这一举措使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教材整理2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设置: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设置: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范围: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3)特点: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深度点拨]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区别深度点拨两者虽然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式但区别明显:从地域分布上看前者更为广泛遍及各个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从面积上看前者小是从城市划出的一定区域;从经济发展特点上看前者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发展政策上看前者实行后者的某些优惠政策。教材整理3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浦东的开发(1)时间:1990年。(2)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3)条件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4)意义: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产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2.开放格局的形成(1)表现: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探究点一 经济特区史 料 解 读史料一 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 ——柯林·麦克拉斯《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料前半句说明海外华侨大多数来自闽粤地区;后半句中“最理想的地点”隐含的信息是闽粤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史料二 1984年初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他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注意理解“窗口”的含义。【史料应用】(1)中国最早设置的【提示】 最早设置的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原因: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打破封闭状态以经济特区为窗口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条件优越:如位于东南沿海隶属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便于吸引外资;资源比较丰富;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权力中心环境相对宽松、干扰少有利于改革试验。(2)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成功创建有什么意义?【提示】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史论拓展】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以及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