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学业分层测评9赠序送李愿归盘谷序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VIP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学业分层测评9赠序送李愿归盘谷序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学业分层测评9赠序送李愿归盘谷序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蚜

学业分层测评(九) 赠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不足兮奚所望       奚:何,什么 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 畯:同“俊” C.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濯:洗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 无殃:没完没了 【解析】 无殃:没有灾祸。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友人李愿居之/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 B.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C.夹道而疾驰/不可幸而致也 D.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从者塞途 【解析】 A项,之:代词,这里/助词,用于主谓之间。B项,于:介词,给/介词,在。C项,而:连词,表修饰。D项,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人。 【答案】 C 3.下面加点词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闻其言而壮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有气魄) B.飘轻裾,翳长袖(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飘动) C.武夫前呵(名词作状语,对着前面) D.美可茹(形容词作名词,味美的食物) 【解析】 前:在前面。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B.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C.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解析】 A项,盘旋:古义,盘桓,逗留;今义,环绕着飞或走。B项,疾驰:(车马等)奔驰。古今义相同。C项,形势:古义,权势,地位;今义,事物发展的状况。D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濯清泉以自洁      B.无不足兮奚所望 C.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D.触刑辟而诛戮 【解析】 D项,被动句,其余三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送丁琰序 [宋]曾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解析】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诬”应解释为“欺骗”。 【答案】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且”“也”“则”“之”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且”,第一个是连词,表并列关系;第二个是副词,将要。B项,两个“也”,都表示句中停顿。C项,“则”,第一个是连词,表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之”,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