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百科系列-方言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莆田百科系列-方言篇

莆田百科系列——方言篇 莆田方言概况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 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 有人唱莆仙戏了。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中的闽海方言群,为福建省十个汉语方 言之一,在中国的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 莆仙方言沿革及发音变更是经过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不断发展而来的。莆仙 方言是古代闽越族原住人和不断南迁的中原汉人产生文化交融的结果。历史上, 大量中原汉人迁徙入闽。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朱买臣率兵南征东越王余善,部 分汉兵就在莆仙定居下来。当年留下的鸡子城和越王台遗迹就是佐证。晋代“永 嘉之乱”时八姓入闽,很多人也迁入莆仙,现存的氏族谱有清楚的载述。五代时 中原人士避乱入莆,是较大规模的中原士族进入莆仙。 莆仙方言是以中原古语、闽越语音的结合体为主,并逐渐吸取现代语汇和一 些外国语为辅的地方话。外地人刚接触莆仙方言时,只闻叽叽喳喳,不知所云, 常常比喻为雀舌鸟语。其实,莆仙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语 音特点。莆仙方言的独特标志是:八音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 保留着边擦清音。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著名 论断,可在莆仙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如“肥、飞、饭、蜂”等字,普通话读为 唇音“f”,而这些中古汉语中为轻唇音的字,用莆仙方言念白时,其声母为p、 ph。又如“中、直、虫、抽、除”等字,今普通话的声母为zh、ch,而兴化话 念白时,其声母却是t、th。在莆田南山广化寺的宋代石经幢上,用中、梵文泐 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梵文英译的“伽、迦、俱、揭”,读为k,kh, 而“咤、侄、耻、胝”读为t、th一类,这与莆仙方言读音如出一辙。 由于大量古音的存在,莆仙方言中的口语使用大量的古语词,如称“脚”为 “骨交”,称“书”为“册”、称“绳”为“索”、称“晚”为“晏”、称“哭” 为“吼”、称“蛋”为“卵”、称“立”为“企”、称“房”为“厝”、称“饭” 与“糜”、称“藏”为“囥”,称“踩”为“蹂”、称“尝”为“味”等等。所 莆田装修莆田装修公司, ,/ 以,莆仙方言和现行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外人确实会感到陌生。 另一方面,莆仙方言带有古代原住人闽越族的语音遗留。莆仙方言词汇中一 些土语与古越后裔的壮侗语有惊人的类似。如莆田称鞋子、筷子的一只或一支为 “戈”,这与壮族、布依族的(K’D’)一致;又如北方称牲畜居处为“圈”, 莆仙则称为“栏”,音义和壮族、水族、傣族相似。如莆仙方言的“坂”字,与 壮侗语的(ban3)一样,意为村寨,多用于地名,莆仙带有“坂”字的地名有近 百个,诸如“沙坂、林坂、蒲坂、郑坂、下坂、土坂、芳坂、南坂、坂洋、坂中、 湖坂、后坂、龙坂、洋坂、”等等。在语法上,莆仙方言中的量词、动词、形容 词、能愿动词都带有黏着状态,都可以得叠,这与古越语的黏着特征极为相近。 经过千百年的交融同化,莆仙古代原住人闽越族群逐渐成为弱势群体,至今已无 法寻觅其踪迹了,但在《闽都别记》中,记载着宋代莆田涵江还有古越族的后裔 木客的存在。 在原莆田县和仙游县境内,莆仙方言基本上相通,但仍存在十里不同音的现 象。在语音上,莆田沿海一带一般都带有鼻化韵,俗称“界外腔”;莆田江口一 带受福清话影响,俗称“江口腔”;仙游枫亭和园庄一带,口音则挟杂“闽南 腔”;而游洋、石苍、钟山、象溪、庄边、新县、大洋等山区乡镇的口音,则有 明显的“山里腔”。在词汇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如莆田方言一般把“海蛎”称 为“蚮”,枫亭却说成“蛾”,大概是指其形状如蛾虫;又如涵江常把“蜘蛛” 称为“八大爷”,是源于一个蜘蛛织网迷敌,救了明正德皇帝大驾的传说。莆田 方言称“儿子”为“囝”,仙游方言则叫“乃囝”等等,加上“乃”的称谓是古 代人的习惯用法,如“乃父”“乃翁”等。 至今,兴化方言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某些特点方面较其他汉语方言 仍更显著,国际音标中的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独特标志;清代学者钱大昕 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论断,可以在兴化方 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在广化寺有两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顶尊 胜陀罗尼经咒》石经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中梵文英译本中的“伽、迦”等 与兴化方言读音相同。 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兴化方言“好说不好写”,有的话好 象很“土”,根本就写不出来。其实不然,兴化方言任何一句话都可写成文字, 莆田装修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