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十四章 高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第十四章 高层.ppt

台北国际金融中心 (地下5层、地上 101层,塔楼高 508m、裙楼高 61.5m) 高层建筑水平位移与加速度的限值 层间弹性水平位移的限值 见书P231页 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抗震变形验算 结构风振加速度的限制 2. 承载力设计要求 ①墙肢正截面承载力验算(偏心受压、偏心受拉) ②墙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③墙肢平面外的轴心受压承载力验算(小偏心受压时) ④连梁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3. 延性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 目标:地震作用下,延性连梁成为剪力墙结构的第一道防 线,梁端塑性铰首先屈服,当连梁部分或全部破坏 后,延性墙肢成为第二道防线,墙肢底部形成塑性 铰区。(多道抗震设防原则) 原则: 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塑性铰首先出现在连梁端部),吸收耗散地震能量,同时继续约束墙肢,使墙肢保持一定的承载力和刚度,“大震不倒”。 (1)强墙弱梁 7.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强剪弱弯(墙肢、连梁) 提高墙肢底部的塑性铰范围及其上相邻范围的抗剪承载力,避免墙肢剪切破坏。 调整连梁梁端的剪力设计值,避免连梁剪切破坏。 (3)对墙肢底部进行加强 墙肢底部加强部位在塑性铰区,其高度从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中取较大值并控制≤15m。 措施:限制墙厚、轴压比、ρmin等。 (4)墙肢设置边缘构件(端部、洞口两侧) 在边缘构件内集中配置纵向钢筋且有水平箍筋约束,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的延性。 (5)连梁的特殊措施 7.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6.2 墙肢设计 一. 墙肢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1. 墙肢钢筋的配置特点 ★ 纵向钢筋集中配置 在边缘构件内。 ★ 距离受压区边缘1.5x(x 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范围以外的竖向分布 钢筋全部屈服并参与 受拉计算,但不考虑 受压;1.5x范围以内的 竖向分布钢筋不参与 受力计算。 2. 墙肢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7.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bw as hw0 as’ As As’ Asw fy’As’ Nc=α1fcbwx Nsw=fywAsw’ σsAs x 1.5x e N e0 hw ★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N=fy’As’+Nc-σsAs-Nsw …………① 轴向力平衡: 对受拉钢筋合力点取矩: Ne=fy’As’(hw0-as’)-Msw+Mc …………② 式中:Nsw、Msw——受拉 竖向分布钢筋承受 的轴力、弯矩; Nc——混凝土受压区的压应力的合力; As、As’——分别为墙肢端部受拉和受压钢筋; Asw——墙肢端部以外的竖向分布钢筋; Asw’——从墙肢受压区边缘算起1.5x范围以外的受拉竖向分布钢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bw as hw0 as’ As As’ Asw fy’As’ Nc=α1fcbwx Nsw=fywAsw’ σsAs x 1.5x e N e0 hw hw0= hw-as’,as’= bw(墙厚); e=e0+hw0-0.5hw,e0=M/N ★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①一级抗震,截面弯矩设计值的调整:墙肢底部加强部位 及其上一层取墙肢底部截面的弯矩组合值;其它部位取 墙肢截面内力组合值的1.2倍。(保证塑性铰在墙底部) (1)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②其它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的弯矩设计值,采用墙肢截 面的弯矩组合值。 (2)式①②右除(或左乘)γRE(=0.85) 3.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As=As’)墙肢的承载力计算步骤 (1)先按构造要求确定竖向分布钢筋,其参与受拉的所有竖 向分布钢筋面积为: Asw’=bw(hw0-1.5x)ρw ……………………③ 式中:ρw——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ρw=Asw/(bwhw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假设为大偏心受压,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由式 ①②③可得: …………………④ 注意: 抗震作用组合时④式中的N应乘γRE。 (3)若x≤ξbhw0,属大偏心受压,纵向受拉钢筋屈服,按 式②计算As=As’,式中: Mc=α1fcbwx(hw0-0.5x) Msw=0.5(hw0-1.5x)2bwfywρw (4)若x>ξbhw0,属小偏心受压,纵向受拉钢筋和受拉竖 向分布钢筋均不屈服,计算中不计后者作用,则Nsw= 0,Msw=0。 此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