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移动定位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定位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第1章 引言第2章 概述
2.1 定义
2.2 标准
2.2.1 移动定位技术体系标准
2.2.2 地理信息技术体系标准
2.2.3 运营商类企业体系标准
2.2.4 LBS服务提供体系标准
2.3 LBS技术实现方式
第3章 定位服务的技术支持
3.1 基于移动网络的解决方案
3.1.1 COO定位技术
3.1.2 AOA(Arrival Of Angle)
3.1.3 TOA(Time Of Arrival)
3.1.4 TDOA
3.2 基于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
3.2.1 E-OTD定位技术
3.2.2 手机加载GPS模块定位技术
3.3 组合式移动定位技术
3.3.1 无线辅助GPS定位技术——A-GPS
3.3.2 混合型移动定位技术——gpsOne
3.4 定位精度和应用服务的关系
3.4.1 定位服务的精度要求
3.4.2 不同定位技术下的定位服务
第4章 定位服务的应用领域
4.1 国内目前可开通的定位服务
4.1.1 个人应用
4.1.2 行业应用
4.2 各应用服务的案例
4.2.1 公共安全应用
4.2.2 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
4.2.3 跟踪业务
4.2.4 导航服务
4.2.5 基于位置的计费业务
第5章 国内外移动定位服务的开展情况
5.1 美国
5.2 欧州
5.3 韩国
5.3.1 政府
5.3.2 SKT
5.3.3 KTF
5.3.4 LGT
5.4 日本
5.4.1 NTTDoCoMo
5.4.2 KDDI
5.4.3 VodafoneK.K
5.5 中国
5.5.1 基于手机的定位业务
5.5.2 基于小灵通的定位业务
第6章 驱动影响因素分析
6.1 驱动因素
6.1.1 3G带动
6.1.2 终端支持
6.1.3 定位技术的改进
6.1.4 用户需求
6.2 阻碍因素
6.2.1 定位技术限制
6.2.2 隐私权争论
6.2.3 产业链限制
6.2.4 资费限制
6.2.5 消费终端限制
第7章 产业链及业务模式
7.1 产业链分析
7.2 业务模式分析
第8章 移动运营商发展分析
8.1 中国移动
8.1.1 定位业务开展历程
8.1.2 中国移动定位业务介绍
8.1.3 中国移动定位服务市场规模分析
8.2 中国联通
8.2.1 定位业务开展历程
8.2.2 UNI-定位之星业务
8.2.3 定位技术——gps One定位系统
8.2.4 中国联通定位业务介绍
8.2.5 中国联通定位业务市场规模及预测
8.3 中国电信
8.3.1 开展情况
8.3.2 定位技术——Cell ID
8.3.3 长青—灵通定位业务介绍
8.4 中国网通
8.4.1 开展情况
8.4.2 定位技术——Cell ID
8.4.3 关爱精灵业务介绍
第9章 定位业务市场规模
9.1 中国手机用户规模与预测
9.2 中国定位服务用户规模及预测
9.3 中国LBS市场电子地图市场规模及预测
9.4 中国定位服务收入规模及预测
第10章 定位系统方案提供商分析
10.1 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10.1.1 安德鲁
10.1.2 爱立信
10.1.3 诺基亚
10.1.4 西门子
10.1.5 高通
10.1.6 中兴
10.1.7 摩托罗拉
10.1.8 华为
10.1.9 重庆赛洛克
10.1.10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10.2 竞争格局
10.3 市场潜力及机会
第11章 GIS提供商分析
11.1 主要企业分析
11.2 竞争格局
11.3 市场机遇与挑战
11.4 机遇
11.5 挑战
11.6 ESRI
11.7 Autodesk
11.8 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11.9 适普软件有限公司
11.10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1.11 武汉正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11.12 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1.13 研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14 广州众信电脑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11.15 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1.16 北京冠图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1.17 瑞图万方科技有限公司
11.18 广州国图软件有限公司
第12章 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单位分析
12.1 机遇与挑战
12.2 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单位
12.3 政府对地图产品监管日益增强
12.4 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2.5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12.6 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12.7 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
12.8 深圳市凯立德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12.9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2.10 武汉武大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11 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2.1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2.13 北京科菱航睿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2.14 武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