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课件-第九讲.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课件-第九讲

?第九讲? 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五、 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 (一)乐律学理论 1、乐律学是什么? 2、上古时期的律学成果:《管子·地员》中的“三分损益法” 以弦长为计算基础 《管子·地员》:“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黃鐘小素之首,以成宮;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徵;不無有三分而去其乘,適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於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適足以是生角。……” 3、中古时期的律学成果 (1)京房六十律 京房(前77-前37),西汉人。他是最早发现三分损益法“黄钟不能还原”的律学家。 京房在律学方面有两大贡献。 其一, 在三分损益十二律基础上继续相生至六十律,后世称之为“京房六十律”。 其二, 发现“竹声不可以度调”,故采用弦律,创造了十三弦律准,后世称之为“京房准”。京房是我国第一个区分管律与弦律的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荀勖笛律 ?荀勖(?-289),西晋时人。他发现在计算不同音高所对应的管的长度时,必须把气柱的长度与管长之间的差数考虑在内,这个差数称之为“管口校正”。他的管口校正数据属于世界首创。 根据此规律,他制成了12 支用于定律的笛。每笛适于吹一律,正十二律。后世称之为“荀勖笛律”。 (3)何承天新律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时人。他主张在十二律内部调整以解决“黄钟不能还原”的问题。 世界上最早的最近于十二平均律的律学。 4、乐学中的宫调理论体系 (1)“ 宫“”调”以及“旋宫“”转调” (2)隋唐时的宫调理论 三十五调理论、八十四调理论、燕乐二十八调 (二)音乐专著 1. 《 乐书要录》;2.《教坊记》; 3.《羯鼓录》;4.《乐府杂录》。 (三)记谱法 1、鼓谱:《礼记·投壶》 2、声曲折: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河南周歌诗》七篇。《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七十五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 ” 3、古琴记谱法 ——从文字谱到减字谱 (1)文字谱——《碣石调·幽兰》 传自南朝梁丘明,现存最古老的琴谱。是以文字详细记录左右手指法与音位的记谱法。 《碣石调·幽兰》:“碣石调”为曲调名,“幽兰”是乐曲的内容。 “其声微而志远”“此弄宜缓,消息弹之” 作品欣赏:琴曲《碣石调?幽兰》 管平湖打谱。 此曲共四拍(段),清丽委婉,表现了空谷幽兰的清雅素洁及静谧悠远的意境。其谱序说:“其声微而志远”,又于谱末注云:“此弄宜缓,消息弹之”。 第一段是引子,曲调深沉,节拍较自由; 第二段与第三段采用泛音与按音交替出现的旋律,音色的变化和对比较大,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 第四段多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调明朗,充满希望。 (2)古琴减字谱 减字谱:唐代曹柔革新。用减字笔划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手在古琴音位上弹奏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此种记谱系统沿用千年至今未被取代。使中国流传下三千多首琴曲。 右手指法(部分): 左手指法(部分): 4、燕乐半字谱 我国工尺谱的早期形式 《敦煌曲谱》:五代(933年)抄写的曲项琵琶谱,25首。 作品欣赏:《敦煌曲谱》之“长沙女引” 《敦煌曲谱》,又名《敦煌琵琶谱》,录有25 首乐曲。 由叶栋译谱的这首《长沙女引》典雅清淡,具有宫廷之风。 思考与拓展:记谱法与音乐艺术 乐谱是音乐的重要物质载体。中国古代的乐谱有何特点?都有哪些记谱体系?它与西方现行的记谱体系有何区剧?乐谱对音乐艺术起到了什么作用? 【相关参考文献】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四)音乐思想 1、阮籍《乐论 》 2、嵇康(223---263年)的音乐思想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自成思想体系的音乐美学专著。 其一,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哀乐是人们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情感,两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其二,音乐的和谐是自然界所赋予的,它不会因外界条件的改变或者人类的哀乐情感而改变。 其三,音乐虽不能表现情感,却能以其音响去刺激人,使人产生“躁”“静”的反应。音乐虽不能产生哀乐,却能带给人快感和美感, 其四,音乐平和与和谐的特性使人心平和,从而达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六、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二)隋唐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 *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