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节_同伴关系的发展____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_同伴关系的发展____课时.ppt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课型:新授课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幼儿同伴关系的作用,同伴交往的策略,并能结合自身经验分析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和具体培养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的不同,理解同伴关系的作用,结合课本案例分析讨论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和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和幼儿同伴关系的培养 一、 同伴关系作用: 1、发展社会认知: 同伴关系是完全的平等基础,孩子在相互交往中体验冲突、顺从、委屈等情景,慢慢学会各种方式处理相应的问题,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2、满足情感需要 儿童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有很多共同的体会,可使幼儿之间互相交流,满足儿童情感需要。 3、培养积极个性 适龄儿童进入幼儿园的儿童和非入园儿童相比,在积极性、自信心、独立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提高,充分表明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有效培养儿童积极个性。 2岁前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 同伴之间的交往,最早可以在6个月的儿童身上看到,这时的婴儿可以相互触摸和观望,甚至以哭泣来对其他婴儿的哭泣作出反应。 6个月以后,婴儿之间交往的社会性逐渐加强。 有人对2岁以内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研究,并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 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 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作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例如,一个孩子坐在地上,另一个孩子转过来看他,并挥挥手说声“哒”,并继续看那个孩子,这样重复了三次,直到那个孩子笑了。以后,每说一声“哒”,那个婴儿就笑一次,一直重复了12次。这个孩子的重复就是一种指向其他儿童的社会性交往行为。 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常见,出现了互动的或互补的角色关系,如“追赶者”和“逃跑者”、“躲藏者”和“寻找者”、“给予者”和“接受者”。这一阶段,当积极性的社会交往发生时,常伴有微笑、出声或其他恰当的积极性表情。 婴儿早期的社会性交往通常是积极的,到1岁左右则有近半数的同伴交往是攻击性、冲突性行为,如打架、揪头发、推人等行为。 三岁后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而3岁儿童独自游戏比较多4岁左右,儿童在游戏中的互借玩具、彼此的语言交流及共同合作逐渐增多。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四方面: ①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幼儿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②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说笑、互借玩具,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没有组织的,彼此间的交往也不密切,这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 ③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是合作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分工合作,有共同的目的、计划。在游戏中,幼儿必须服从一定的指挥,遵守共同的规则,互相协作、尊重、关心与帮助,大家一起为玩好游戏而努力。如角色游戏、规则游戏等。 ④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这种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地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自己的偏好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的交往水平高于男孩,表现在女孩的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三、 幼儿的交往策略 五种交往策略:协调、给予、顺从、支配、逆反; 五种交往策略的次序:给予、顺从、支配、逆反、协调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策略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策略:支配、协商、顺从、逆反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策略主要策略是:顺从、逆反 ■儿童与成人交往策略与同伴间的交往策略的质的不同:前者的顺从性后者的互惠性。 四、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 行为特征 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两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凡凡和凯凯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行为特征,这样的行为特征是否有利于他们和同伴很好的交往。 分析表中对受欢迎型儿童、受拒斥型儿童、受忽视型儿童的行为特征描述,分析你见实习中的个案。 认知能力 幼儿的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