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宿迁私有化医改切实解决看病贵 模式难复制
宿迁私有化医改切实解决看病贵 模式难复制 :2006年03月23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前言:激荡宿迁的医院拍卖声
“我宣布,医院以200万元拍卖成功!”这是从5年多前开始,在江苏北部的农业大市宿迁,从城市到乡镇最令人心神激荡的一句话。句式完全相同,语气都铿锵有力,只是地点和成交金额有异。
拍卖槌声响过之后,一批根本没有干过医疗行业但腰缠万贯的老板、一些没有多少资金但却有创业雄心的医生,粉墨登场成为私立医院的院长、董事长……当然,与此相映衬的是,一个个主持改革的官员被围攻,一场场人头攒动的拍卖会上响起了阵阵抗议和反对之声……
从那时到现在,以公立医院私有化、也就是俗称的“卖光”为主线的宿迁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使当地一度陷入从“好得很”到“糟得很”的两极摇摆之中。
从那时到现在,全市135所乡镇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有134所完成了产权置换,改造成了股份制、混合所有制、个人独资等多种类型的医疗机构,实行民有民营。拍卖所得的近4亿元的资金,进到了宿迁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金专户上。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宿迁市按照“四分原则”打出的改革组合拳———
一是“管办分开”,政府由办医疗变为管医疗,在医疗领域,政府当裁判、教练和导演,不当运动员和演员,各类医院由政府主办变为政府扶持,社会多元化兴办;
二是“医卫分离”,严格界定卫生和医疗两个领域的职能,实行政府全额出资办公共卫生,民资办医疗;
三是“医防分设”,在全市100多个乡镇分别设立乡镇防保所和乡镇医院,防保所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由政府主办,乡镇医院履行医疗服务职能,进行股份制和民营化改造;
四是“医药分家”,这一条作为改革的远景目标,至今还在探索之中。
5年多过去了,宿迁这场涉及医疗卫生体制根本的改革到底进展如何,能给当下依然没有明晰答案、但却涉及每个民众切身利益的“医改”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政治悖论———
卫生局长首次回应:“卖”光了我的“权”更大
3年前,宿迁医改正值风生水起之时,来调研的一位上级领导听说医院全卖光了,禁不住质问市卫生局局长葛志健:“那你还是不是卫生局长?”
这一问,曾让负责改革具体事宜的葛志健很是“瞠目结舌”。的确,“卖光式”的医改如果从根本上动摇了卫生行政部门、实际上也就是政府对医院的监控,放任自流,想像中的结果是可怕的!
在此后几年,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中,葛志健一提到此事除了叹气没有下文。现在,3年过去了,葛志健终于打开话匣,要通过本报记者第一次作出回应:“我的切身体会是,医院卖光了,表面看起来权力被架空了,卫生局对几百个处级、科级干部的推荐权、任免权没了,卫生局长也不再是管理医院人、财、物的‘总院长’了,但我感觉自己在卫生界的权力、威望和影响不是小了,而是大了。”
3月1日,记者正在对葛志健进行采访时,宿迁市红十字眼科医院的李院长闯进他的办公室,手里拿着刚刚请人设计好的医院新就诊大楼效果图,要请葛局长过目定夺。李院长刚一离开,葛志健正好就此注解———
过去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卫生局经费有限,能给医院的不多,但按照体制,人、财、物,管的东西一样不少,偶尔给些大项目,也是上面从头管到尾,院长们对局长们烦着呢,像私立的眼科医院这样完全自己筹资盖的大楼,按照过去的逻辑,更是怕你卫生局插手搞名堂。
现在不同了,院长恨不得整天围着卫生局转,不仅咨询政策,还生怕一个重要信息漏掉。更关键的是,医院的“生死权”还捏在政府的手中,监督、检查、审批成了卫生行政的主要职能,过去院长们不看这个,医院生与死,与他的个人利益没有瓜葛,但现在体制变了,医院成了院长们的命根子,他不“求”你才怪呢!
权大了,不该管的碎事少操心、不操心,该管的大事多起来,在葛局长看来,对卫生局是好事。但也有人担心会滋生出新的权力寻租的空间。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的权利能否完全用好,人们还持观望态度。
前一阵子有人在宿迁乡村暗访后发现,在医改后新冒出的400多个医疗机构,特别是个体诊所中,有个别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也能蒙混过关,拿到行医资格证。责权利永远是三位一体的,能否真正确保不出现劣质的个体诊所和伪劣药品?这个问题现在下结论,似乎还为时尚早。
伦理悖论———
私立医院全打“公益招牌”
过去的逻辑是:公立医院是标准的非营利性医院,最能代表国家的公益目的。宿迁医改的政策规定,医院私有化之后,营利还是非营利,性质自定。
结果,绝大多数医院选择了营利性质。由此导致人们最大的担忧是:如果唯利是图横行,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将丧失。
拥有175万人口的沭阳是宿迁医改的发源地。而仁慈医院则是沭阳医改后创办的第一家民营医院。更特别的是,由于起家靠的是5个医生凑起的股份,创办资金有限,为了享受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