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钦定四库全书_集部_楚辞类
欽定四庫全書_集部_楚辭類
○集部總敘
集部之目,楚辭最古,別集次之,總集次之,詩文評又晚出,詞曲則其閏餘
也。古人不以文章名,故秦以前書無稱屈原、宋玉工賦者。洎乎漢代,始有詞人。
跡其著作,率由追錄。故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遺書。魏文帝亦詔天下上孔融文章。
至於六朝,始自編次。唐末又刊板印行。(事見貫休《磾月集序》。)夫自編則多
所愛惜,刊板則易於流傳。四部之書,別集最雜,茲其故歟!然典冊高文,清詞
麗句,亦未嘗不高標獨秀,挺出鄧林。此在翦刈卮言,別裁偽體,不必以猥濫病
也。總集之作,多由論定。而《蘭亭》、《金穀》悉觴詠於一時,下及漢上題襟、
松陵倡和。《丹陽集》惟錄鄉人,《篋中集》則附登乃弟。雖去取僉孚眾議,而履
霜有漸,已為詩社標榜之先驅。其聲氣攀援,甚於別集。要之,浮華易歇,公論
終明,巋然而獨存者,《文選》、《玉台新詠》以下數十家耳。詩文評之作,著於
齊梁。觀同一八病四聲也。鍾嶸以求譽不遂,巧致譏排;劉勰以知遇獨深,繼為
推闡。詞場恩怨,亙古如斯。冷齋曲附乎豫章,石林隱排乎元祐。黨人餘釁,報
及文章,又其己事矣。固宜別白存之,各核其實。至於倚聲末技,分派詩歌,其
間周、柳、蘇、辛,亦遞爭軌轍。然其得其失,不足重輕。姑附存以備一格而已。
大抵門戶構爭之見,莫甚於講學,而論文次之。講學者聚黨分朋,往往禍延宗社。
操觚之士筆舌相攻,則未有亂及國事者。蓋講學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時政,
其事與權勢相連,故其患大。文人詞翰,所爭者名譽而已,與朝廷無預,故其患
小也。然如艾南英以排斥王、李之故,至以嚴嵩為察相,而以殺楊繼盛為稍過當。
豈其捫心清夜,果自謂然?亦朋黨既分,勢不兩立,故決裂名教而不辭耳。至錢
謙益《列朝詩集》,更顛倒賢奸,彝良泯絕。其貽害人心風俗者,又豈鮮哉!今
掃除畛域,一準至公。明以來諸派之中,各取其所長,而不回護其所短。蓋有世
道之防焉,不僅為文體計也。
○楚辭類
裒屈、宋諸賦,定名《楚辭》,自劉向始也。後人或謂之騷,故劉勰品論《楚
辭》,以《辨騷》標目。考史遷稱“屈原放逐,乃著離騷”,蓋舉其最著一篇。《九
歌》以下,均襲《騷》名,則非事實矣。《隋志》集部以《楚辭》別為一門,歷
代因之。蓋漢、魏以下,賦體既變,無全集皆作此體者。他集不與《楚辭》類,
《楚辭》亦不與他集類,體例既異,理不得不分著也。楊穆有《九悼》一卷,至
宋已佚。晁補之、朱子皆嘗續編,然補之書亦不傳,僅朱子書附刻《集注》後。
今所傳者,大抵注與音耳。注家由東漢至宋,遞相補苴,無大異詞。迨於近世,
始多別解。割裂補綴,言人人殊。錯簡說經之術,蔓延及於詞賦矣。今並刊除,
杜竄亂古書之漸也。
△《楚辭章句》•十七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漢王逸撰。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順帝時官至侍中。事蹟具《後漢書•文
苑傳》。舊本題“校書郎中”,蓋據其注是書時所居官也。初,劉向裒集屈原《離
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宋玉《九辨》、《招
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
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向所作《九歎》,共為《楚辭》十六篇。是為總
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為十七卷,而各為之注。其《九思》
之注,洪興祖疑其子延壽所為。然《漢書》《地理志》、《藝文志》即有自注,事
在逸前。謝靈運作《山居賦》,亦自注之。安知非用逸例耶?舊說無文,未可遽
疑為延壽作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古文楚辭釋文》一卷,其篇第首《離
騷》,次《九辨》、《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隱
士》、《招魂》、《九懷》、《七諫》、《九歎》、《哀時命》、《惜誓》、《大招》、《九思》,
迥與今本不同。興祖據逸《九章》注中,稱皆解於《九辨》中,知古本《九辨》
在前,《九章》在後。振孫又引朱子之言,據天聖十年陳說之序,謂舊本篇第混
並,乃考其人之先後,重定其篇第,知今本為說之所改。則自宋以來,已非逸之
舊本。又黃伯思《東觀餘論》謂逸注《楚辭》,序皆在後,如《法言》舊本之例,
不知何人移於前。則不但篇第非舊,並其序亦非舊矣。然洪興祖《考異》,於“離
騷經”下注曰:“釋文第一”,無“經”字。而逸注明雲:“離,別也。騷,愁
也。經,徑也。”則逸所注本確有“經”字,與釋文本不同。必謂《釋文》為舊
本,亦未可信,姑存其說可也。逸注雖不甚詳賅,而去古未遠,多傳先儒之訓詁。
故李善注《文選》,全用其文。《抽思》以下諸篇注中,往往隔句用韻。如“哀憤
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