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法律程序为什么重要-中外法学
法律程序为什么重要?
反思现代社会中程序与法治的关系
雷 磊
摘 要 :以往关于法律程序之价值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基于外在价值的程序工具主义与基
于固有内在价值的程序本位主义。但这两种理论都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法律程序对于法治而
言是重要的”。为此 ,必须从构成性内在价值的角度来探讨程序与法治的关系。正确的公共行
动标准是有效社会整合乃至社会存续的构成性要素 ,它由“正确性”与“合法性”两部分组成。
在价值分歧成为常态的现代社会中 ,正确性要通过重构共识的机制(即商谈)来获得 ,而商谈的
核心要素则在于程序。最低限度的法治概念就是通过程序化商谈树立正确的法律规则系统并
加以实施的整全性实践 ,它是理由之治与规则之治的结合。因此 ,程序是法治乃至有效社会整
合的构成性要素 ,离开程序 ,现代社会就难以存续。
关 键 词 :程 序 ;法 治 ;商 谈 ;构 成 性 内 在 价 值 ;正确的公共行动标准
引 言
如果以季卫东教授的《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算起 ,对法律程序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国至今
恰好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1〕这二十年无疑是中国社会转型极为关键的历史时期,而在作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法
系重构中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 10JZD0028)的阶段性成果。与陈景辉副教授的讨论对于本
文助益良多 ,本刊审稿人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 该文简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 第 1 期 ,详篇发表于《比较法研究》1993年 第 1 期 ,并被收
入该作者的文集《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北大法律信息网 北大法宝
为应对措施的诸多法制变革方案中 ,程序主义进路尤为引人瞩目。在制度建构的层面 ,程序改
革被作为法律体系全面更新的牵引器。在理论论证的层面 ,学界对于法律程序、程序正义、正
当法律程序等主题的研究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一批西方研究成果被翻译过来 ,不少国内
学者的代表性论著也陆续出版。在论文发表方面 ,至少就数量而言也已相当可观。
上述著述中很大一部分涉及法律程序的一般理论研究。它大体可以被分为彼此联系但相
对独立的三组问题:第一 ,法律程序是什么?第二 ,法律程序如何建构?第三 ,法律程序为什么
重要?也就是关于法律程序的概念论、方法论与价值论问题。如果以“正义”这一统辖性概念
来称呼价值论的话 ,那么程序价值论也可以被称为程序正义论。本文即是有关法律程序的价
值问题或者说正义问题的研究。〔2〕应当承认 ,目前国内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然不少。
学者们基本都赞同 ,法治是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治理模式的核心特征 ,而程序之治又是
法治区分于人治的最主要标志 ,但对于“为什么法律程序对于法治是重要的或必不可少的”这
一问题却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答案。大体来说 ,回答的思路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思路将遵循程
序的法律运作与不遵循程序的法律运作进行对比 ,并认为法律程序的意义在于它能促进和提
升某些实体性目标的实现,而这些目标是法治固有的内涵。〔3〕另一种思路认为,法律程序之
所以重要 ,不是因为它能提升某些实体性目标 ,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显现着某些值得尊重的要
素 ,而这些要素与法治则是一体两面的关系。〔4 〕但在本文看来,这两条思路都不足以充分回
答上面那个问题。本文的要旨 ,即在于为其提供一种更为稳固的回答思路。
一 、价值类型理论
“法律程序为什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法律程序之于法治的价值何在”的问题。为此 ,我
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叫做“有价值的”?
第一种思路是这样的。当我们说某事物是有价值的或重要的时 ,指的是它能够满足或实
现某个外在的目标。这类价值被称为“外在价值”。传统的价值概念认为 ,价值意味着客体对
于主体需要之满足的属性 ,或者说客体属性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契合。〔5〕外在价值实际上是
以某个事物所能导致的结果评价该事物 ,并且将被评价的事物视为获取那个结果的手段 ,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