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采煤系统毕业设计s.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区采煤系统毕业设计s

/honghaochem3 /honghaochem3 采区采煤系统毕业设计 1.采区地质概况 1.1采区概况 1.1.1采区的位置 采区位置位于兴隆煤矿北翼第一个采区, 兴隆煤矿一采区煤层属于二叠纪、龙潭组煤系,主要可采煤层有6#(K1)、4#(K3b)煤层,6#煤层厚度0.7~0.9m,平均厚度为0.8m,倾角为36°~42°,平均∠39°,真厚为0.93m,;4#煤层倾角为37°~41°,平均∠39°煤厚真厚为2.2m,煤层为单斜构造,该首采区位于F19、F18逆断层内,F19断层走向长3300m,,落差为17~55m,采区所对应的F19煤层下盘切割标高为185m,所对应上盘切割标高为220m。煤层硬度(f)煤为2~2.5,6#煤层位于煤系底部,底板为含铝质泥岩。煤厚0.7m~0.9m,平均厚度0.8m,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属较稳定型煤层。采区上边界标高为+300m,下边界标高为+50m;采区走向长为1178m~1394m,平均走向长为1286m;倾斜长为381m;斜面积为489966㎡。 采区上部为小煤窑:昌隆煤矿、凉风煤矿(已关闭)、坪坝煤矿(已关闭)、铁矿坡煤矿,主采4#、6#煤层,煤层稳定。以南为工业广场及井筒煤柱。以北为兴隆河河床煤柱。下部为开采边界。 1.1.2采区与地表的关系 采区距地表354.9m~~370m,对应地表大部分为农田及植被,在采掘过程中对地面建筑物无影响 1.1.3地质情况 采区煤层及煤层顶底板特征 采区内可采煤层为2层,分别为6#(K1)、4#(K3b)煤层,6#煤层厚度0.7~0.9m,平均厚度为0.8m,4#煤层平均厚度为2.2m,煤层层间距为31m,6#煤层倾角为36°~42°,平均∠39°;4#煤层倾角为37°~41°,平均∠39°,6#煤层属自燃发火及有可能自燃发火煤层;4#煤层属自燃发火及有可能自燃发火煤层; 煤层的物理性质:灰黑至黑色、粉末为深黑色,似金属及金刚光泽,均一状及条带状结构,层状及块状构造,参差状及贝壳状断口,内、外生裂隙较发育。K3b煤层疏松易碎,多呈粉状,其余各层硬度大、韧性强。坚固性系数(f)0.13~0.4。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煤。煤岩组分以亮煤、暗煤为主,镜煤与丝炭含量甚少。 表一:采区可采煤层顶底板特征 采区可采煤层顶底板特征 煤层 类别 岩石名称 厚度 主要岩性特征 6# 顶板 伪顶 泥岩及砂质泥岩 1.04m 深灰色,薄层状,泥质结构,显断续水平纹理,产腕足类(准直贝)、海百合茎及植物叶片化石。 直接顶 钙质泥岩 1.00m 岩矿鉴定为生物碎屑钙质泥岩,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泥质结构,显水平层理,产腕足类、海百合茎化石及动物碎屑化石。 老顶 石灰岩 1.40m 岩矿鉴定为虫屑粉晶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结构,含腕足类、瓣鳃类、有孔虫等化石,该层全井田均有发育 底板 直接底 泥岩及砂质泥岩 0.31m 深灰、黑灰色薄层状,显断续水平层理,顶部为粘土岩,偶夹碳质泥岩透镜体,极不稳定 老底 含铝质泥岩 2.46m 灰、浅灰色中厚层状,富含星散状、团块状、结核状黄铁矿及菱铁矿结核。上部为高岭石粘土岩。厚度变化与底砾岩呈消长关系,局部地段缺失此层 4# 顶板 直接顶 硅质灰岩、岩矿鉴定生物微晶菱铁矿岩 0.80m 深灰色,微晶结构,致密坚硬,含生物碎屑化石,于5——12勘探线间,呈似层状,其南北两端渐变为硅质泥岩、泥岩。其底部与煤层接触处常为钙质泥岩。 老顶 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 5.00m 泥岩及砂质泥岩显水平、断续水平层理;粉砂岩显透镜状、脉状、波状层理,具生物扰动构造。其顶部在井田南端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 底板 直接底 泥岩、砂质泥岩 1.71m 深灰色薄层状,显水平及微波状层理,夹粉砂岩透镜体,顶部为粘土岩,含碳化植物化石碎片。 老底 泥岩、沙质泥岩及粉砂岩 2.44m 黑色薄层状,显水平及波状层理,顶部为粘土岩。 表二:采区地质构造及影响 采区地质构造及影响 主要特征及影响范围 9-9地层剖面图:F19切割6#煤层,上盘标高为203m,切割下盘标高为180m;切割4#煤层,上盘标高为277m,切割下盘标高为240m。 9-9地层剖面图f19切割6#煤层,上盘标高为195m,切割下盘标高为190m。 9-9地层剖面图F19、f19断层主要影响断层带两侧煤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不利于大型机械化采煤,回采时需留足够厚的断层保护煤柱,增加对工作面布置难度,对地表建筑物无影响。 Ⅱ-Ⅱ′地质剖面图:F19切割6#煤层,上盘标高为219m,切割下盘标高为185m;切割4#煤层,上盘标高为287m,切割下盘标高为277m。 Ⅱ-Ⅱ′地质剖面图F18切割4#煤层,上盘标高为261m,切割下盘标高为257m。 F19断层主要影响断层带两侧煤质,煤层厚度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