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测试(A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解析版)
【学易精品课堂】同步单元测试A卷【人教版历史】测试1.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B.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答案】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中“百货不通,民生自蹇”“驱游手为盗贼耳”是最关键信息,而“驱工商为游手”是次要信息。
2.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大量的荒芜土地被开垦成为农田 B.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C. 战争频繁及大量的人口逃亡 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使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故D项正确;A项是铁器和牛耕使用的结果,故错误;B项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结果,故错误;C项和材料不构成逻辑关系,故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史考查根本原因,思考时一般从生产力角度分析,其次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3.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A
【解析】“通晓不绝”的夜市说明了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故A项正确;B项说明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故错误;C项和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学科网
4.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现象出现的标志是 ( )
A. 手工业的发展超过农业
B.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
C. 商业的繁荣
D. 自然经济的解体
【答案】B
【解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即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手工业一直是农业的补充,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领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自然经济的解体,故D项错误。
5.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仅占1/4。据此可知,北宋中期
A. 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
B. 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
C. 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
D. 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
【答案】A
点睛:本题涉及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华文明起源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魏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持平;安史之乱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材料现象的出现即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密切相关。
6.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实现“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 )
A. 西方的殖民扩张 B. 东方的借鉴学习
C. 正常的文化交流 D. 人才的流动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统一是通过西方殖民扩张实现的,故A项正确;东方的借鉴学习、正常的文化交流和人才的流动是在西方侵略下实现的,故BCD项错误。
7.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徳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 ( )
A.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国际贸易 B.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 增加生产成本,阻碍经济发展 D. 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答案】B
【解析】“我们这里有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体现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价格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故AC项错误;D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错误。
8.下表是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英国(包括全部爱尔兰)的人口增长状况情况,造成表格中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 工业带动城市化浪潮
B. 社会条件的逐步改善
C. 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D. 责任内阁制逐渐确立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英国人口增加的内容,关键在于对表中时间和数据的掌握,依据时间可知,处于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的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进步,同时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英国人口迅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课题3_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ppt
-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求和》导学案(无答案).doc
-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站第三节氧化还原 (1-3课时)课件.ppt
-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原创资料,课件,学生活动设计,演示实验设计,铝在氧气中燃烧,铝氧化膜保护作用,钠在空气中燃烧。。。。。.ppt
-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
- 新蓝外国语实验学校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7.2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_课件1(共22张PPT).pptx
- 新蓝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册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_课件1(共23张PPT).ppt
- 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介绍.ppt
-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pt
- 新课标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1-3课时课件.ppt
- 期中测试(B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解析版).doc
- 期中测试(B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原卷版).doc
- 期末测试卷(A卷)-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3)(原卷版).doc
- 期末测试卷(A卷)-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3)(解析版).doc
- 期末测试卷(B卷)-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3)(解析版).doc
-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件(25张).ppt
- 本人参赛作品-氯气说课.ppt
- 本课件适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PPT).ppt
- 机器人 (结果).pptx
- 期末测试卷(B卷)-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3)(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