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磁源集团汇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磁源集团汇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磁源集团汇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磁源集团汇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材料出自 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 D.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根据材料中“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得知台湾自1949年同祖国分离,由此判断材料应出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三项时间均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祖国统一·两岸关系的发展 2.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 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B. 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 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D. 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唐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相权,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由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构成,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各有分工,相互制衡,提高了工作效率,题干中“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精细分工”,反映了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故A正确。三省六部制的设置是为了强化皇权,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并未剥夺相权,只是削弱了相权,排除B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3.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 B. 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C. 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规定,地方诸侯在诸侯国内有权征收赋税,故秦穆公加征鱼盐税收具有“合法性”,故C项正确;齐侯因齐自称为齐威王,触犯了周天子的权威,故A项错误;楚庄王问鼎也触犯了周天子的权威,故B项错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明王室衰微,故没有“合法性”,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学生应该紧扣“合法性”这一关键词,据此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和判断,即可排除ABD选项,得出C项的正确答案。 4. 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 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 主要受制于门阀 C.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唐代的科举考试还受到“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之前选官用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标准就是“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因此可以看出唐代的选官制度有前代的影子,所以D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主要”二字上,材料是说“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也就是说考卷依旧是主要的参考内容。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A选项说法错误,考试结果还受到考卷情况的影响,不是完全由名望决定。 5.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知,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没有很大的独立性,故应选D排除A。B项中的监察材料不能体现出;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专制主义的加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名师点睛】行省制度 (1) 内容:元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省。此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辖地(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受中央节制。 (2)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 6. 《欧洲历史》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