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安时春华 文化视野下高中物理的教学策略及思考
文化视野下高中物理的 教学策略及思考 时春华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 1 对文化及物理学的文化意义的认识 “文化指一个民族、集体或者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与信仰的总和。” 文化需要我们亲身感受和体验,需要我们试着去解释和提炼。 物理文化“是古代哲学家、近现代物理学家和物理工作者,历经数千年逐步创造的物理知识体系、观念形态、价值标准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 物理文化跟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 2 文化视野下物理的教学策略 2.1注重基础,搭建台阶,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稳步提高 “注重基础”是指对重要的基础知识的阐述力求准确清楚、层次分明、严谨扎实,以充分体现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使学生学会所教内容,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是学懂物理,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以“矢量”的教学为案例 分散难点,搭建台阶,循序渐进,以使学生稳步提高。 2.1.1 通过位移教学初让学生初步接触矢量 2.1.2 通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感知矢量运算 2.1.3 通过“力的合成”实验让学生探究矢量相加的法则 2.1.4 对矢量进行定义 2.1.5 通过应用让学生深化对矢量的理解 2.2 渗透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与体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要素,理解物理学研究的范式 “渗透方法”是指在展现具体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贯穿物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我们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把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引入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及科学精神。” 2.2.1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理解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的教学为例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般都是从对具体事物认识开始的,但是又不止于具体的事物,人们总是试图揭示特殊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普遍规律。 2.2.2 教学中注意通过问题的解决,示范物理研究的规范化方法 以平抛运动的教学片断为案例 2.3 渗透物理学史,让学生了解科学源流,引领学生与先贤对话,感受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3.1 将凝固的文化激活,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学片断 2.3.2 渗透相关理论建立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心路历程,把握科学精神的精髓 教学中渗透一些相关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心路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有助于学生理性怀疑意识的建立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2.4 打开一些“窗口”, 渗透物理学的技术应用,使物理教学更具开放性 1.巨磁电阻效应( 2007年诺贝尔奖 ) 2.光纤通信 3.登月工程 2.5 安装一些“接口”, 适度对接基础与前沿,使物理教学呈现当代色彩 安装“接口”是在处理教材跟现代的前沿发展有关联的内容时,交代一下由此延伸出去的课题或领域,以实现高中物理与当代物理前沿的适度对接的教学策略。 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 3 文化视野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课堂离不开文化,离开文化而专求知识,只能与教育的理想背道而驰。 3.1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物理教学的品位 3.2 文化视野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3 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把握好学生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 科学讲究求真,人文注重向善,艺术致力臻美,三者尽管形成的背景、关注的对象以及涵盖的内容不同,但在深层的价值取向上,则是相通、互补的。科学、人文和艺术的共同目标指向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科学、人文和艺术就像三棱锥的三个角,当人们站在它的不同侧面底部时,它们之间相距很远,当人爬到塔的高处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在塔的最高点时,则融合在一起。 我们将科学、人文、艺术在物理课堂中融为一体之际,也就是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理想境界之时。 * * 上述教学片断中,理论分析和实验检验相结合,定性观察和定量的数据分析相伴随。这一教学过程包含了理论探究、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体现了探究未知物理问题的一般范式。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879-1955)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研究 ↓ 用经典光的电磁理论解释实验规律(只有部分能解释) ↓ 难以解决的矛盾 ↓ 爱因斯坦光量子的假设(以普朗克能量子假说为基础) ↓ 数学推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与实验事实的对照(密立根实验)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 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1947年) 阿尔贝·费尔 (法 )彼得·格林贝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太康县毛庄镇第一初级中学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1我们的水资源 (共42张PPT).ppt
- 河南省新乡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学法指导课件.ppt
-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河南省新乡七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原卷版).doc
- 河南省新乡七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 河南省新密一高高一物理《图象法在物理中的应用》课件.ppt
- 河南省新乡市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答案(新乡一模)word版.docx
- 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ppt
- 深圳市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复习酸和碱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 深圳市龙岗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物理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 混合气体成分检验-人教版整理.ppt
-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课件 2.ppt
-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 更新.ppt
-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共11张PPT).ppt
- 温州市2014高考试卷分析会资料:电场力的性质(共15张).ppt
- 温州市2014高考试卷分析会资料:力学综合复习(共9张).ppt
- 海南省海口四中 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公开课教学课件共57张PPT(共57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