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钢城四中2017—2018(下)3月月考试卷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时间 90 分值 10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 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 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 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认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包含兴衰更替规律,但是历史也有其发展。由此可见,材料认为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故选D;A没有看到历史的发展变化,排除;BC只是强调历史的发展,没有的看到历史的自身规律,排除。故选D。 考点: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 2. 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A. 清代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 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C. 京城城市规模的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急剧加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清代为防止“霾灾”,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朝廷官员则通过焚香祭天的方式。A项符合题意;当时工业化尚未开始,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体现;D项始于西汉时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3. 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该时期是指秦汉时期,故B正确。商周时期没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A排除。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故C排除。隋唐时期,不符合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信息,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影响 4.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凸显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 B. 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 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 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讲述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宰相权力的分配关系。“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说明宰相的权力受到皇权的压制,宰相的权力被君主控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5.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 A. 确保文书安全 B. 削弱丞相权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半印勘合制度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所以这是对地方官员进行限制和监督的制度,故选C;AD不属于题干要表达的意思,B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BD。 点睛:这一题考查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君主专制是相对于君主和丞相之间权力的关系,主要是决策方面的权力;中央集权是就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而言的,所以中央集权的加强应该是地方权力的削弱,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故做这类题需要先判断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还是君权和相权的关系,然后决定到底是选中央集权还是君主专制相关的选项。 6.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 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 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 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答案】D 7.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 D.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答案】C 【解析】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