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周 高考模拟检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周 高考模拟检测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登泰山是一种磨炼,是一种生命的震颤(chàn),跨过一级级石阶,望过一座座俊峭的峰峦,才会知道在泰山简约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邃(suì)的东方思想。B.在历时两年的浴血征战中,红军这支队伍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翻过渺无人烟的雪山,越过广阔无边的草地,在中国广袤(mào)的土地上,将星星之火发展为燎(liáo)原之势。C.阵阵凄风吹过,胡杨树条条枝干紧紧相连,这亿万棵宁(nínɡ)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会让人想起无数中国古人大义凛(lǐn)然的气节。D.我们的志愿者就像是慈爱的父亲,守护着美丽寂寥(liáo)的可可西里,抵御着外来的掠(lüè)夺和破坏,源源不断的志愿者们,已经与这片土地的美好与坚难息息相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甲]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还是一条文化纽带。[乙]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丙]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终究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抱残守缺 B.万人空巷C.愿景 D.终究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战争结束70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在华遗弃的化学武器仍对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B.甘肃残疾学生魏祥致信清华大学希望解决生活的特殊问题,随即表示,将为魏祥提供一切尽可能的生活帮助。C.在历史进程中,侠逐渐与公理正义和天下苍生产生联系,武侠文学中的侠客成为为国为民、扶危救困的理想人格。D.《朗读者》用最真挚的访谈展现了最平实的情感,用最经典的文本体现了最感人的阅读,广泛获得了好评。5.请根据情境,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①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②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甲) 。”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乙) ,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6.请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留言条。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90个字。(5分)10月10日晚,小王来找明天要到浙江大学开研讨会的同学小杨,打算请他帮忙给在浙大做教授的叔叔带两本书。遗憾的是,小杨不在家。于是小王打算给老同学留个便条,把事情托付给他。留言条小杨同学: 小王10月10日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相对于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生活及诸多应用学科的深刻影响,数字技术在人文领域的运用,除了在知识、材料的电子化存储和便捷检索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之外,对研究和教学等核心领域的影响还相当有限。这可能是因为人文学科在研究、创作以及传递知识、开展教学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深度和复杂性的思想。因此,如何让人文学科受惠于互联网技术成了对当下人文学者的挑战之一。“数字人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欧美学界迅速兴起,但当前国际学界对什么是“数字人文”的看法并不统一。大致来说,“数字人文”是指结合各种数字化的材料,借助电脑的分析能力开展的人文研究。目前数字技术至少已在三个较成熟的方向上推动着历史研究:信息或关键字词的检索、多样化动态展示以及基于大规模历史数据的量化分析研究。但第一种在技术层面相对基本,并不能直接触动研究的核心。国内史学界目前多数冠以“数字人文”“大数据”或“数据库”之名的研究,往往只是将文献扫描后存储在电脑里,既没有为材料构建系统,也不具备任何检索分析功能。即便少数能够提供检索功能的数据库,解决的也只是史料存储问题,或能兼及检索及远程查阅等,尽管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数字化后的史料却仍无法直接被电脑分析,还算不上真正的“数字人文”。真正的“数字人文”研究,其构建的数据材料应该能直接被电脑分析,特别是能被统计与运算,这是“数字人文”在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运用。“数字人文”研究需要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