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资源见习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庐山旅游资源见习报告

庐山风景名胜区专业见习报告 见习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9级旅游管理三班第一小组 指导教师: 执 笔 人:两个月亮   组 员: 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日 目 录 一、专业见习目的……………………………………………… 二、专业见习内容……………………………………………… 三、庐山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 (一)整体概况…………………………………………… (二)旅游资源分类……………………………………………… (三)旅游资源评价……………………………………………… 1、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 (四)旅游资源功能分区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 (五)意见和建议…………………………………………………… 一、专业见习目的 专业见习是学生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与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见习,巩固、充实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使学生通过见习达到“印证知识,了解社会,优化素质”。 为完成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信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于 2011年9月19日-22日组织了09级旅游管理本科班243位同学,前往江西庐山风景区进行为期四天的专业见习。其目的是通过专业见习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检验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方案,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创新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学生对旅游景区管理、经营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的直观认识与感受。 通过见习,在带队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激发同学们的想象与思考能力,使其在调查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进一步优化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教学效果;通过见习,让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干中学,在学中悟,提高专业素养和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见习,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真做导游、做线路设计、做景区管理等工作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与技能,为以后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专业见习内容 旅游资源的调查工作是非常繁琐和非常重要的。庐山作为一个世界级风景名山、国家地质公园,其旅游资源的调查内容绝不能仅仅只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一些信息,还要对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进行调查,从而使得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复杂而繁多,可以说涉及到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并且还要纵向的、持续的关注旅游资源自身的各种变化情况,关注资源地外界环境的现状和发展变化。鉴于见习时间的短暂性、调查范围的局限性以及我们自身专业水平的程度,我们这次的专业见习采取搜集资料准备和现场调研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旅游资源的功能分区开发现状。我们会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对各类资源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评价,并对旅游资源功能分区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庐山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 (一)整体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故称“匡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庐山旅游资源丰富,在300多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有12个景区,37处景点,230多个景物景观。自司马迁把庐山写进《史记》后,历代无数名人登游庐山,为庐山留下了4000多首诗词、400多处摩崖题刻和浩如烟海的著述、画卷和书法作品,使庐山享有“文国诗山”的雅号。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国内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庐山的历史遗迹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