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物馆面对当代艺术的两难――从‘公共性’谈起
:
博物館學季刊,26(2) 31-47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12年4月
博物館面對當代藝術的兩難
――從「公共性」談起
陳逸淳1
摘要
博物館在選擇蒐藏與展出作品的決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面對以
下的兩難 :該選擇已獲得社會認可、符合公眾品味的作品,還是選擇最
為創新但卻可能是公眾無法接納的作品?換言之 ,博物館 (特別是由公
家資金所支持的博物館)是否必須成為肩負甚至是擴大 「公共性」的空
間,才不辱其使命?如果我們把 「公共性」一詞在當代民主制度下所被
賦予的、近乎社會先驗的正面價值先懸擱起來 ,而去探究所謂的 「公共
性」或 「公眾」等概念的可能性條件及其社會效果 ,我們就會發現 ,在
博物館服膺於 「公共性」的同時 ,可能也削弱了藝術創新的可能 ,因為
若以 「公共性」為依歸 ,就會去傾向選擇符合大眾品味、順從既有的知
識與分類的作品。公眾就是市場 ,同時也就是既有的宰制知識的再現者、
實作者與擁護者。當我們在歌頌 「公共性」的同時 ,可能也掩蓋了在 「公
共性」的定義與想像的背後所隱含的各種象徵鬥爭。本文的目的在於剖
析 「公共性」之中所包含的宰制的文化 ,並分析博物館在面對 「公共性」
這個當代制度下的道德訴求時 ,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兩難。
關鍵詞 :公共性 、公眾 、宰制 、象徵鬥爭
1 E-mail: chenyichun.tw @
31
博物館學季刊 26(2)
「它本質上曾是貴族的據點 ,但在 目前法國的官方藝文機構面對當代藝術
今天已經成為路上的人們相遇的地方 時的一貫態度 ,也就是所謂的 「補償原
了。」 則」(compensation) 。官方的藝術獎助目
―― 《博物館作為文化的樞紐 :論博物 的在於補償那些缺乏立即市場的作品 ,
館在集體性的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也就是那些最為前衛 、未獲藝廊青睞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亦即缺乏市場價值 、缺乏公眾認可的作
品。補償原則是以公部門的名義 ,亦即
法國藝術社會學家Natalie Heinich 代表全體的公共權力 、以國家來代表公
曾說過一個小故事(Heinich, 2009: 177- 共性和公眾 ,給予那些缺乏機會但具可
178) 。法藍西藝術行動協會(AFAA) 是 能性的作品一些機構性的補償與支持 。
一所隸屬於法國外交部及法國文化部的 在補償原則之下 ,所著眼的重點是:「公
藝術協會 ,其宗旨在於協助並獎勵國際 部門所提供的資源是否多餘 、是否僅是
藝術交流及發展 。Heinich 的一位朋友是 錦上添花?」由於補償原則的目的在於
該協會的委員會委員之一 ,負責執掌新 補助資源與機會匱乏的作品 ,為那些被
銳藝術家的作品審核以及旅外獎助金撥 市場排除在外的作品提供一些市場之外
發的相關事宜 ,通過審核而獲選的作品 , 的機會 ,因此 ,代表 「公共性的支持」
便可獲得在公家博物館展出的機會 。這 的國家機構 ,也僅被視為是藝術場域中
位委員是當代藝術的專家 、蒐藏家 ,同 諸多資源掌握者及運作成員之一 。
時也是知名的策展人以及藝術評論家 。 然而 ,這樣的標準並非沒有爭議 。
他在審核作品的時候從容不迫 ,但也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