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刑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种意见认为,牛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能认定为逃逸。理由是,对海上交通肇事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什么情况属于逃逸,且案发当天,牛某驾船离开案发现场亦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天海面天气情况恶劣,为保护船舶及船员安全,船只不能停在案发现场。 ??? 第三种意见认为,牛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且构成逃逸。 本案被告人牛某在得知肇事的消息后,虽然当时船上另两名船员对抓住该船的翁某进行了施救,但施救未果,船就开走了。船开走时,根据当天天气情况,船只所处海面确实风力很大,这是当时不宜停船的客观情况,我们亦没有必要苛求在当时海上恶劣气象条件下,让该船停泊在肇事海域等候有关部门来处理,但是该船开走时,牛某的思想动机,根据其在公安机关供述“落水船员没救上来,怕人家追究责任,我这样想就把船开走了”,并且船只泊岸后,牛某又不让同船的船员谈论此事,再结合此后牛某始终未向港监、边防等有关部门报案的情况综合分析,虽然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海上交通肇事在什么情况下属于逃逸并无明确的规定,但依照交通肇事逃逸的法理来分析,牛某的行为确实是为了规避法律的惩处,符合肇事逃逸的条件。 14.黑车冲卡案 2008年11月某日清晨8时许,犯罪嫌疑人肖某驾驶黑车经过江苏省昆山市312国道卡口处,警察曹某欲将其拦下,当时曹某紧贴车头站立,肖某突然加速,曹某因无法躲闪被迫跳上轿车前引擎盖,肖某不顾曹某的人身安全强行开出三四公里,并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左右摇晃车头,试图将曹某从车头甩下,因曹某紧抓雨刮器未得逞。后经乘客劝说,肖某停车,曹某受轻微伤。? 第—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定故意杀人罪。理由在于,肖某是一个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应当知道其行为使对方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但为了实现自己摆脱警察查处的目的,置警察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行为人一开始在近距离驾车冲向警察,在警察跳上车头之后,不顾高速行驶可能造成警察坠车受到伤害的事实,加速逃离并在车辆众多的国道上频繁晃动车头,可以认定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心理状态,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是一种妨害公务的行为,由于警察最后并未受到伤害(只受轻微伤),因此,并不构成“妨害公务罪”中“重伤、死亡”情形下的转化犯。在本案中,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存在故意杀人的主观目的,在案件的全过程中,行为人无论是驾车冲向警察,还是之后高速行驶的逃离过程,目的都是摆脱警察以逃避处罚,只是在这种妨害公务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放任了导致警察死亡的可能性。? 15.交通肇事罪与他罪 ?2007年7月13日凌晨,被告人胡某驾驶严重超载的苏0930548号变型拖拉机,沿建湖县城汇文东路向东行驶,行至汇文东路与近湖路交叉路口处,被告人胡某发现有“交警”查车,为了逃避处罚,其随即掉头转弯向南行驶,正在夜查的建湖县公安局近湖派出所辅警人员蔡某某、王某某发现该车形迹可疑,二人随即驾驶摩托车向南追赶,并示意胡某停车接受检查。被告人胡某害怕被罚款而未停车,将蔡某某停在路上的摩托车刮倒后继续逃跑,王某某随即追赶上去并攀上该车的副驾驶室门外让其停车,胡某非但不停车仍继续开车逃跑,使得王某某摔下车被车后轮从身上碾压过去,致使王某某头颅崩裂当场死亡,被告人胡某明知车压到人后未采取任何措施,继续逃跑,后被公安干警在盐都秦南镇抓获。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人胡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仅仅属于交通事故?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胡某拒绝停车接受辅警人员检查,在驾车逃跑过程中将攀上该车的辅警王某某摔下车致死,而被告人胡某明知车压到人后未采取任何措施,继续逃跑,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避开检查开车逃跑过程中,并不能预见王某某将攀上行进车辆并摔下致死,且引起交通事故的责任并不完全在被告人,只能认定负同等责任,故被告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尚构不成犯罪,本案应属于交通事故。 ????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胡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行为结果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法律特征,故应认定被告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133条)的要点 1、本罪存在的时空范围:水路和公路。“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2、事故责任认定(体现为违规程度)与严重后果的相互关系对本罪构成的影响; 3、本罪主体:参与公共交通的人员;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也可以成立本罪。 4、交通肇事后的逃逸:逃避法律追究,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5、将被害人隐藏或者遗弃的,致使重伤或者死亡的,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 交通肇事行为构成犯罪的客观条件 责任体系(违章及程度)构成犯罪的后果条件特殊情形下构成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