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贺兰县以新技术促进适水产业提质增效.doc

贺兰县以新技术促进适水产业提质增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贺兰县以新技术促进适水产业提质增效

贺兰县以新技术促进适水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创新科技服务。积极发挥科技人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部门、乡镇场农业技术人下基层,开展渔业生产技术服务指导,水产科技人员与农户签订水产技术服务协议,实行包片联户技术指导和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广渔业新技术、新品种。已建成新明渔业、寇家湖、光明立体生态养殖等高效渔业示范园区4个,其中新明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寇家湖万亩现代化高科技适水产业示范园区被列为自治区级科技示范园区。二是加强院县合作。大力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水科院、自治区水产研究所的技术合作,实施稻蟹共生试验示范等技术合作项目5个。通过集中科技力量、配套优势项目,重点解决养殖水平低,养殖效益不高,品种单一的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对渔业生产的支撑作用。三是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今年,全县新引进胭脂鱼、金桂、建鲤新品系、中科三号鲫鱼,试验示范面积500亩。落实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6万亩,发展以草鱼为主的水产品养殖基地5个共2万亩,发展以“贺兰鲶”为主的水产品养殖基地2个共1000亩,发展斑点叉尾鮰、丁桂等为主的名优品种养殖基地4个共1万亩。通过示范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水产品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适水产业效益明显提升。 贺兰县积极推进生态养殖渔业发展 2011年,贺兰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休闲观光渔业基地16处2万余亩,全县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将达到3万吨,渔业总产值达3.1亿元,从渔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水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贺兰县不断优化适水产业发展布局 一是在巩固提高10万亩养殖基地基础上,加快推进稻蟹种养技术示范推广,完成稻蟹种养示范推广面积3.1万亩。二是加大对三丁湖、江南湖等自然湖泊湿地水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鱼等不法行为。三是引进龙头企业加快休闲适水产业开发,建成银泰山庄、蓝湾、清水湖等适水产业基地16处,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观光旅游及水上娱乐项目。四是加快渔家乐建设步伐,全力打造银川市城郊休闲渔家乐园。计划到201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5万吨,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达到7.5万亩,建设休闲观光渔业基地30处,渔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从渔农民人均收入力争突破1.5万元。 贺兰县优化适水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县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对开挖改造池塘每亩给予200元补助,对建设的高标准适水产业基地,在水、电、路等设施配套方面给予10—30万元的支持,全县新开挖鱼池4500亩。二是在确保适水产业安全生产,我们狠抓养殖水域环境和水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加大渔政执法监查力度,切实保护好水域滩涂,实行无公害养殖,保证水产品品质。目前,全县10万亩养殖水面通过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品种6个。三是积极探索新型产销模式,拓展水产品外销市场。成立渔业外销专业合作社,将鲜活水产品销往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水产品外销率稳定在80%以上。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