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敌意的诗性升华——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审美分析
2012年9月 求是学刊 Sep.,2012
第39卷第5期 SEEKINGTRUTH V01.39No.5
口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
对敌意的诗性升华
——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审美分析
王学谦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是多元文化状态下不同文学理念、文化观念的冲突,两者之间不存在正确与错
误的区分。双方相互嘲讽、攻击是论战过程中的入之常情,在双方激烈对峙的背后,均或明或暗地表达出相互
认可的超越敌意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比真理意识更重要。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多元文化;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王学谦,男,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一01—17
中图分类号:1210.96 文章编号:1000一7504(2012)05—0095—07
对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认识,从最好的方面 有意味的.很难想象激烈的论战会有完全理性的
看.已经由原来的单方面肯定鲁迅发展到多元性 态度.况且理性也未必比意气更可靠。
分析的程度,不同的角度与观念分歧、对立又相 在诸多倾向中,最有价值的是超越道德与历
互交叉,很难得出一致结论;从最坏的方面看,仍 史正误,认为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是由双方不同
然存在着一元论的倾向,典型体现是:以客观性 的文化选择、文学观念和美学趣味导致的。本文
的名义完全肯定鲁迅或梁实秋。鲁迅骂人也总是 试图沿着这种观点继续向前推进一步。并尝试以
骂得有理,嬉笑怒骂皆是至理,皆为正义,这种观 一种非功利的审美眼光来审视鲁迅、梁实秋之间
点现在比较少见,但的确存在;比较多见的是论 的那场硝烟弥漫的论战,就如同阅读《三国演义》
证梁实秋比鲁迅更能骂人,更阴险,暗藏杀机,对 一样,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硝烟随着时间
鲁迅进行政治陷害,鲁迅不得不以眼还眼、以牙 散去后,历史的帷幕上依然映现着英雄的身影。
还牙。这种观点往往采取实证性考证、辨析,使鲁 鲁迅与梁实秋的文化、文学观念具
迅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一些 有天然的对立性。他们都有自己鲜明的
人从自由主义理念肯定梁实秋而否定鲁迅,认为 思想趣味,都忠实于自己的信念,都有
梁实秋宽容而鲁迅刻薄、变态,梁实秋是绅士风 自己的知识谱系和相应的一套完备的价值系统,
度,而鲁迅则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一定要在鲁 在他们背后都牵连着一种文学力量;他们针锋相
迅与梁实秋之间做出一个正确、一个错误的选 对。毫不退让,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信念、知识和
择。还有一种最糊涂的观点,就是将鲁迅与梁实 文学气质表现出来,显示出多元文化格局之中不
秋都看作是意气用事,互相伤害。这种观点也可 同文化、文学观念的激烈冲突和竞争。
以看作是一种理性主义态度。相信祛除意气就能 鲁迅有日本、德国文化背景,是尼采式生命哲
辨明道理;我以为意气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是 学与拜伦撒旦主义的信徒,和迦尔洵、安德烈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