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害博弈与历史恩怨
利、害博弈與歷史恩怨
蕭山湘湖社會史的變遷軌跡
錢杭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提要
湘湖史的基本問題是:在獲「水利」者與受「水害」或未充份
受益者之間,不能穩定地形成建立在共贏基礎之上的互補關係,而
地方政府出於對利、害的兩難選擇,在大多數情况下亦無法主動引
導相關利益人群對「共同體」的存廢取向和維護原則,達致持續的
共同理解。其結果,無論是公共利益還是私人權益,都不夠清晰與
「合情合理」,都只能處於模糊的境界。中國基層社會中許多「民
間秩序」,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與湘湖類似的問題:為了維護某一
共同體整體的或主流群體的利益,是否就必然要損傷個別的或非主
流群體的利益?整體的或主流群體的利益,是否天然具有淩駕於個
別的或非主流群體利益之上的合理性?兩者之間能否通過必要的妥
協來形成良性共存的局面?從根本上說,這些問題對於人類來說也
許永遠不會有確切回答。因此之故,許多難纏的關係只得不了了
之。
關鍵詞:蕭山湘湖、水利、水害、社會秩序
錢杭,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上海市中山北路 1610號,郵政編碼:
200235 ,電郵:qianhang@sass.org.cn 。
本文為筆者承擔之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走向解體:蕭山湘湖水利共同體的興衰
史」(05BZS012 )中期研究成果之一。對於《歷史人類學學刊》兩位匿名審稿人的修改意
見,筆者特致謝忱。
《歷史人類學學刊》第五卷 第一期(2007年4 月),頁1-32
2 錢杭
凡企圖追尋一個區域社會的發展軌跡,最重要的莫過於準確把握足以反
映該區域特殊性的基本問題。與建立在自然河流基礎上的水利社會不同,筆
1
者注意的是因人工水庫而形成的水利社會 浙江蕭山湘湖水利系統。 兩
類水利社會的內涵機制、歷史後果存在一系列差別;最核心且最具前提性
的差別表現為:前者是基於「自然」環境形成的人類社會,後者則自始至終
是「人工」的產物。「人工」水庫的水利社會史,顯然要比「自然」河流的
水利社會史更集中地展現出小社會(當地社會)和大社會(外部社會)的政
治、經濟、文化特質。
自湘湖定型後,依靠湖水灌溉農田的周圍九鄉居民逐漸趨向形成一個水
利共同體。九鄉居民的共同利益,不僅表現為對湖水的共同利用,還表現為
擁有得到相關人群認同的公意和公利意識。在湘湖歷代禁、墾之爭中對公
意、公利的張揚和維護,始終是湘湖地方輿論的主流。
有主流就有支流,甚或逆流。在社會生活的實際過程中,支流、逆流都
代表着一部份人群的切身利益。主流即便擁有所謂的「歷史合理性」,也不
意味着它就有權對支流、逆流所內含的利益進行隨意、刻意、肆意的否認乃
至抹煞。湘湖史的基本問題就產生於上述關係的展開過程中:由於缺乏必要
的社會條件和主觀意向,在獲「水利」者與受「水害」或未充份受益者之
間,不能形成穩定的建立在相對平衡及共贏基礎之上的互補關係。研究者若
欲理清湘湖錯綜複雜的歷史糾葛,首先應以平等、同情的態度,冷靜觀察各
種不同利益的形成過程及「合理」邊界,然後方能理解它們之間的博弈,最
終如何影響了以湘湖存廢為核心內容的那部份社會後果。
中國基層社會中許多「民間秩序」,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與湘湖類似的
問題。這些「秩序」無論在結構上設計得多麼精緻細密,其實都非常脆弱僵
化,大多不能容納多元的需求,也難以主動整合與所處區域社會間的關係。
其維護原則的基礎,不是開放多元,而是封閉單邊;公共利益總是表現為對
1本人關於蕭山湘湖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湘湖恩怨:利益共同體與地方鄉紳〉,載
熊月之主編,《明清以來江南社會與文化論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4 ),頁30 -42 ;〈湘湖水利不了之局的開端〉,載唐力行主編,《國家、地方、民
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