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古镇喀里 探访由僧人开垦的葡萄园.docVIP

瑞士古镇喀里 探访由僧人开垦的葡萄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士古镇喀里 探访由僧人开垦的葡萄园

瑞士古镇喀里 探访由僧人开垦的葡萄园 依据洛桑旅游局工作人员的指挥,出来向东,我们坐着火车不长时间就到了从喀里Cully。这是一个童话般的小镇子,背靠浩瀚的日内瓦湖,葡萄梯田像一幅油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精巧的民居,幽静的街道,朴实的村民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喀里Cully似乎不像我们印象中的小镇,这里的居民不是以工商业为主,虽然他们也有旅店餐厅咖啡馆等,游人也不少见。葡萄种植才是他们的主业,所以又很有村子的味道。然而这里的生活可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葡萄以及酿酒是高附加值的产业。 大约是300年前,一些僧人来到了日内瓦湖地区,这里的土地非常瘠薄,半上坡上几乎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壤,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于是僧人便利用这里的独特条件开发了葡萄种植业。 为了达到葡萄生长所必需的水土,僧人们在半上坡修筑了梯田,用山石砌成围墙,在里面种植葡萄苗。梯田的的好处一是能够保持水土,不至于下雨的时候,让雨水冲走宝贵的土壤;二是厚重的石头围墙能够吸收白天太阳的热量,在晚间气温很低的时候慢慢释放热量,起到了“火炕”的作用。这项发明大大缓解了日内瓦湖地区昼夜温差过大而给葡萄苗带来的不利影响。 当地的居民依然保持了葡萄种植的古法直至今日,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集体协作是必不可少的。赶上了大风天气,村民要集体出动一起在葡萄架的上面铺好防风雨布;采摘的时候,大伙一起出动,当地人手不够,还有从外面招来小工采葡萄,据说一个小时能给到18欧元;还有酿酒的时候,用脚踩着葡萄也是集体的行动。 葡萄的收购是有协会统一进行的,葡萄种植户不可以单独卖给外面的客户,协会负责收购运输,当然价格也是公道的。 大自然的恩赐和集体的协作使得这里的葡萄有着非常好的质量,葡萄成为葡萄酒稀缺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瑞士的葡萄酒质量好而名气不是很大的原因:由于产量较低,瑞士人自己都不够喝,也就没有可供出口的了。 虽然是葡萄种植,但是却有着生产线般的组织管理。喀里的村民干的是农活,吃的是商品粮,住的是别墅,开的是奔驰宝马,镇子里还有连锁的coop超市,他们的生活完全是城里人的样子。外来的游客一波一波的搭着小火车穿行在葡萄梯田之间,欣赏着蓝天白云,让透彻的空气洗洗有些尘封的肺。 徜徉在小镇里,不是很多,偶遇的多是游客,这里有超市餐厅小广场,还有一个火车站。最好是到农户家,同当地人聊聊天,听他们抱怨:冬天太冷了。一边说着,一遍递给你一个不打药的苹果。农妇满脸的核桃纹,却是一脸的善良和真诚。 如果在日内瓦洛桑等大地方玩腻了,就到这个小镇来玩玩,沿途还有葡萄酒博物馆等景点,非常的宁静惬意,让人回味深思。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