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农业发展规划

贵州省农业发展规划 贵州省农业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贵州“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政府黔府办发〔2004〕76号文批转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依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省农业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编制《贵州省“十一五”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一、“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十五”以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抢抓机遇,以稳定脱贫奔小康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59.18亿元,“十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3.7%,实现3.5%左右的年增长目标;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7%,实现年均增长4.5%左右的目标。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粮食生产克服干旱、秋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稳中有升。“十五”期间粮食总产量达5540万吨,比“九五”时期增加125万吨,保证了农 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油料生产持续增长,2005年油菜籽产量76.5万吨,超额完成“十五”期末70万吨的计划目标,年递增5.3%;烤烟生产稳步发 展,2005年达到34.45万吨,完成“十五”计划;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三)畜牧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87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已达到33.1﹪,实现“十五”期末肉类总产量160万吨和畜牧业占农业增 加值比重提高到 3 0%的预期目标;肉类、禽蛋、牛奶和水产品产量年均递增8.6%、11.2%、17.3%和8.2%。水产品产量达到9.46万吨,超出计划目标7.5万 吨26.1%。 (四)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0亿元以上,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47万人。2005年,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313万人下降到266万人左右,低收入人口 下降到465万人左右,14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94万多农村特困群众得到长期社会救助。 (五)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农业增加值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构成由2000年的69.1:5.2:24.5:1.2。调整为2005年 的59.2:4.3:33.1: 1.7,农业比重明显下降,牧业比重大幅上升,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产业结构正在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发生积极变化。2005 年,烤烟、辣椒、蔬菜等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9%,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8.7%上升到23.7%。全省小麦面积减少 235万亩,薯类增加165万亩。农产品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省优质稻、脱毒马铃薯、优质油菜、特用玉米种植面积分别比2000年增长 115%、265%、26%和361%。三元杂交猪、优质肉牛的比重分别提高23.7和1.24个百分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呈现雏形。已初步形成黔北、 黔东北“双低”油菜,大娄山区、乌蒙山区和苗岭山区反季节蔬菜,黔北瘦肉型猪等优势生产区和黔北、黔东北优质肉羊优势生产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全 省市、州、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到235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58家,市州地级166家,辣椒、优质肉牛、中药材、反季节蔬菜等特色 产业健康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各地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合理 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0.6:1,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积极组织劳务输 出,农民人均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2000年增加308.33元,有40个县当年农民务工收入超过全县财政收入,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实现多元化。 (六)科技兴农取得明显成效 2005年,全省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油菜普及率分别达到91.5%、85%和79%,比“九五”期末分别提高3.2、7.2和10个百分 点;水稻旱育秧、玉米育苗移栽和油菜育苗移栽普及率分别达到5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