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出口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进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编制说明
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科函[2009]132号文下达的任务,计划项目编号为2009B170,计划项目名称为《进出口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测定》。本标准由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江苏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扬州大学参与起草。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空肠弯曲菌属于螺旋菌科弯曲菌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弧菌,是一类微需氧菌,该菌相对脆弱,对周围环境敏感,如对干燥、加热、消毒、酸性和21%氧气的空气都敏感。培养适宜温度为25-43℃,最适宜温度为42℃。最适pH7.2,被认为是人类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弯曲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尽管大多数弯曲菌感染是自限性的,通常的治疗方法是补液,抗生素治疗只用于严重、病程长或全身感染病例或高风险人群[1]。常用的抗生素治疗主要是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2,3],四环素是备选,实际临床上很少应用。在严重病例或全身感染时,也常用氨基糖苷类静脉途径给药[4]。
抗生素在抗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不正确的大规模使用已经导致了人兽共患病原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5]。耐药性的产生已经成为WHO和多国权威机关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弯曲菌耐药菌株主要来自动物,但对人弯曲菌病的治疗带来威胁,耐药性已经导致人和动物临床治疗的挑战。耐药菌株引发弯曲菌感染病例病程增长、发病重,尤其是临床常用的红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因此制定《食品中的空肠弯曲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空肠弯曲杆菌检测方法,由于其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所需试剂繁多等缺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检测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创建了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且适用的空肠弯曲杆菌检测方法。
国内外相关检测方法及人源和动物源的耐药监测
空肠弯曲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方法
纸片扩散法、肉汤微量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E-test等多种方法用于弯曲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6-8],尽管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NCCLS)对药敏实验的程序等做详细说明,但国际上没有一个弯曲菌公认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标准。2002年6月,NCCLS推荐琼脂稀释法测定弯曲菌耐药性。但欧洲人兽共患病参考实验室仍没有明确测定方法[3],这也导致在测定方法和结果上存在差异[6]。
一些研究者对上述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Frediani-Wolf和Stephan[9]应用纸片扩散法、E-test和微量稀释法分析了空肠弯曲菌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和耐药性,发现纸片扩散法是一种可信度高、简单易行的方法,E-test和琼脂稀释法适合于小规模、单一地区分离株的分析,微量稀释法是大规模耐药性分析的首选方法[7]。与这些研究不同的是,Ge等认为不同抗生素的评价指标应多样化[6]。
现代分子技术的应用为细菌分离株耐药性测定提供了又一方法,但这一技术依赖于对相关耐药基因的分析。错配扩增突变分析PCR法(MAMA-PCR)和荧光定量突变法[5,10]等分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环丙沙星耐药性空肠、结肠弯曲菌的检测,弯曲菌gyrA基因Thr-86-Ile位的突变与环丙沙星耐药性相关。多列探针检测法(line probe assay)也被应用于空肠、结肠弯曲菌对苯二酚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的同时检测[11]。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培养微生物可直接从样品中检测到突变基因,尤其对困难的微生物和大规模耐药性分析;主要缺点是对新的突变基因无法检测,及对每一个抗生素要分开检测。因此,通常将表型和基因型方法结合来测定耐药性。
人弯曲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监测
欧洲
2005年9月,弯曲菌和幽门螺杆菌等相关病原微生物国际会议在欧洲召开,会上交流了最新的细菌耐药研究进展。Gallay开展了较为详细的弯曲菌耐药性研究[12],417家研究机构共分离了4090株,总体耐药性以下:红霉素少于5%、四环素31%、氨苄青霉素39.2%,结肠弯曲菌耐药均高于空肠弯曲菌,萘啶酮酸耐药率分别为39.9%和27.2%,庆大霉素没有耐药性。
在德国也有类似研究,Krausse和Ullmann对367株空肠、结肠分离株进行耐药性分析[13],抗生素包括6种氟喹诺酮类、2种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最敏感(MIC90 4mg/l),环丙沙星MIC90 32mg/l,另外,研究显示,38%的分离株至少对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14.4%的分离株对所有对苯二酚类抗生素耐药,四环素耐药明显增加,从1999年的22.3%到2004年4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