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B(复旦大学)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MED130286 编写时间 2016年11月30日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B 英文名称 Medical Microbiology B 学分数 3.5 周学时 3+1 *任课教师 /课程负责人 袁正宏 开课院系 复旦大学 基础医学院 **预修课程 免疫学、生物化学、细胞学 课程性质: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4个栏目中选择。 综合教育课程 □ 文理基础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专业选修课程 □ 教学目标: 医学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细菌学,临床细菌学,基础病毒学,临床病毒学和病原性真菌。基础细菌学和病毒学主要论述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致病与免疫、实验室诊断和特异性防治等;临床细菌学和病毒学着重描述与医学相关病原菌和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反应、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病原性真菌主要论述真菌的主要特点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为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及从事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适应21世纪卫生事业发展的医药卫生人员。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5种) 作者 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袁正宏 医学微生物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年 李凡 等 医学微生物学 人卫出版社 2013年 李明远 等 医学微生物学 人卫出版社 2015年 钱利生 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Patrick R. Murray medical microbiology St Louis, MO: Mosby 2005 Sherris, John C. 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 : an introduction to infectious diseases New York : : McGraw-Hill 2004 Jawetz, Melnick, Adelbergs Medical Microbiology (27th ed.) George F. 2015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第一篇 细菌学 第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广义上包括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狭义则专指细菌。 2.细菌形体微小,以微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代谢多样性、繁殖迅速。细菌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质、70S核糖体等;某些细菌具有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 3.根据革兰染色,细菌可分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是临床鉴别细菌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4.G+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G-菌的细胞壁由外膜和肽聚糖组成,是抗菌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之一。 5.细菌的结构在鉴别细菌、诊断和防治细菌性感染以及原核细胞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教学要求 1.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肽聚糖和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细菌染色、致病及抗生素等作用的关系。 2.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四种特殊结构和质粒、核蛋白体等胞质内含物等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3.革兰染色法的方法及原理,了解其在临床实际中的意义。 4.细菌的形态、大小及其形态检查法。 5.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形成的原因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第章 细菌的生理 3.细菌的的新陈代谢:分解、合成的产物可用于鉴别菌种、临床诊断。 4.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又可为人类的生产和医疗实践所利用。细菌可用于基因工程的科研和产业化。 5.培养基的种类及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6.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要求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条件: 细菌人工培养的方法和培养基的种类及在微生物检测和临床诊断中的用途。 2.菌落的概念、细菌分裂方式、繁殖速度和生长曲线的分期及意义。 3.根据氧需求的细菌分类: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菌。 4.以临床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为例,说明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和的合成代谢产物在临床微生物诊断中意义。 5.细菌的分类法和命名原则:菌株、菌种和菌属的概念。 第章 消毒灭菌1.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指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和非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 2.消毒灭菌的手段和方法:高温灭菌法的原理和种类;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物理消毒的种类;紫外线和滤过除菌的原理;各消毒灭菌及用途。 3.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