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小作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与小作文

大与小作文 篇一:话题作文中的大与小 话题作文中的大与小 作者:田玉波 李 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7期 大江东去气势恢宏,小桥流水温婉蕴藉,大与小各有其妙,各有所用,它们通常如影随形地出现在我们的作文之中。大义微言,小中见大,它们相互补充,互相映衬,相辅相成。但在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中,我们还是要特别注意大小之辨。 一、大题小作与小题大作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主题的不确定性。如前几年上海的高考作文“杂”、“忙”等,话题宽得让学生一下不知如何下手。拿来给学生训练时,许多学生望着试卷发呆,半天下不了笔,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他们面对这样一个宽大的话题时,不知该写什么。最后往往是因时间紧迫,只好在话题前简单地加上个“论”“说”“谈”等词,凑成一个最省事的文题,然后匆匆下笔,草草了事。结果不言而喻,这种文章往往会因为“大而空”而难入老师的法眼。所以,对于此类的话题作文,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大题小作”,化大为小。 所谓“大题小作”,其实就是给话题添加一系列的限制成分,逐步缩小话题的外延,最终把话题控制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这样,才能很容易地来组织材料,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生动而深刻地表现出主题。正如篮球比赛中,一个中投手是绝不会轻易地在三分线以外出手的,他会千方百计地把球运到理想的位置,然后一投中的。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让学生谈自己对“出”与“入”的关系的思考和理解。一“出”一“入”,其对象何其广泛,大至宇宙人生,小到微观世界,要想把它谈清楚,何其困难!这就要求考生能将这个“大”题“小”作。如何小作呢?添加一些可以起限制作用的成分,使话题的范围缩小。如“谁的出入”“出入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出与入”等等。这样限制之后就可以任选一种思路,并把它和自己所熟悉的人或事联系起来,进而构思写作。这样,作文就会显得具体而避免空洞。考试中,有些学生就是因为能熟练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而得到了高分。如当年高考中,一位考生写自己对班主任的“恨”,起因是班主任把自己的座位调到了最后,可经过朋友的解释,才明白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然后作者顺理成章地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俗语来阐释“出”与“入”的关系。而另一篇满分作文《出入红楼》,作者更是结合自己三次阅读《红楼梦》的感受来谈自己对“出”与“入”的深刻理解。“入乎其内,故能观之,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出入红楼,故得待世之技,出入之理”。——作者的感受可谓具体而深刻,怎能不受阅卷者的青睐呢? 如果说“大题小作”会使空洞浮泛变得切实具体,那么“小题大做”就会使琐细低浅变得博大高远。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大作”,就是要“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让一滴雨露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课堂能对学生进行一种人文教育,让学生既要学会去认识自身、关注自我,又要学会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宇宙人生。而要做到这一 点,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去思考社会与人生的重大问题,去理解生命的价值、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等抽象的概念,进而通过文章来传达出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知。一般而言,小题的取材多局限在狭小的天地,依题撰文,难以写出份量和厚度,而格调较高的文章大气深刻,才容易打动阅卷老师,引其共鸣。鲁迅的《一件小事》、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就是小题大作的典范。如有这样一个话题作文: 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是很有意味的两个词儿。没有格拉丹东冰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没有长江的波澜壮阔、浩荡千里;没有体积数倍于树冠的发达根系所提供的水分营养,就没有大树的高可参天、浓荫蔽日……根,有的有形,有的无形……请以“根”为话题,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的话题相对就狭小一些,如果仅就具体的“根”去写,就难以写出深意,如果我们由具体的“根”引入,再写到具有深意的抽象意义的根,如精神的根、文化的根等,再联系当前的台海时局,点出大陆就是台湾的根的主题,这样的立意就显得高远许多。 二、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站在宏观的高度来把握话题作文的审题,二是在充分理解话题作文要求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信息,站在一定的认知高度立意。话题作文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比如这样一个话题作文: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