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寒草原样带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DF

藏北高寒草原样带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北高寒草原样带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2): 213-21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藏北高寒草原样带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 2 1* 曹樱子 ,王小丹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沿藏北高寒草原冈底斯山- 申扎-双湖样带(30°25′N 至33°6′N ),在37 个样点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分析藏北高寒草 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藏北高寒草原土壤0~15、15~30 和0~30 cm 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27 、2.17 和 4.44 kg·m-2 。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样带呈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藏北高寒草原土壤质地总体偏粗,不同质地土壤之间 有机碳含量大小关系为砂土 壤质砂土 粉壤土 砂质壤土 壤土。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颗粒含量相关性存在 显著差异,0~15 cm 土壤有机碳与粉粒、黏粒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而15~30 cm 土壤有机碳 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相关性不显著。0~15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草地盖度、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与优势种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15~30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优势种高度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藏北;高寒草原;样带;土壤有机碳;土壤质地 中图分类号:S15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2 )02-0213-07 土壤碳库为地球表层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讨减少人为碳排放、增加土壤碳贮存、延长土壤碳 其中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约为1 550 Pg,是大气碳库 驻留时间等问题,也有助于认识青藏高原在全球碳 的2倍,陆地生物质碳库的2~4倍[1] 。土壤碳库由于 循环中的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与响应[7] 。 其含量巨大使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全 藏北地区是我国长江、怒江、澜沧江等主要江 球土壤有机碳每年分解释放到大气中的CO2 达到 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在4 500 m以上,自然条件极 0.1~5.4 Pg·a-1 ,土壤有机碳库极小的变化,也会对 为严酷、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也是西藏自治区天然 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到陆地植被养 草地面积最大、牧业产值最高的地区之一[8] 。藏北 分的供应,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结 地区也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分布的主要区域,高寒 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2] 。由于土壤有机碳库组成 草原面积3 158.86 万hm2 ,约占西藏草地面积的 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目前国内外对土 38.5% 。高寒草原土壤固碳功能变化,不仅具有显 壤有机碳库的储量、形态、动态过程、调控机理及 著的区域环境效应,而且可以通过不同圈层的相互 其影响因素等研究仍十分薄弱[3-4] ,土壤有机碳研究 作用(土壤-植被-大气)影响全球环境演化。本研 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全球气 究基于样带采样方法,研究藏北地区高寒草原土壤 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土壤质地、颗粒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一个独特地域单 组成、植被特征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理解 元,是全球唯一仍在活动中的大陆碰撞区,东西跨 青藏高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 31个经度,南北跨13个纬度,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 反馈作用具有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 面积26.8%[5] 。高海拔、低温的地理气候特征,使得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青藏高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