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高三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2
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的试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故用“铺”更准确、形象。同时,运用“铺”字,更能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 例5、请分析《春怨》一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 例6、品评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寥寥二十字中,诗人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 开放题型类 * 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 1、(2004年)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山河阻隔)。 * 综合小练习 * 2、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⑴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⑴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白梅);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⑵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⑴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⑵词的开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写得精妙,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⑴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闲逗鸳鸯、揉搓杏花、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用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少妇(闺中女子)形象。⑵①化静为动。用一个“皱”字来形容水的波纹,把静态的春水写活了。②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动着思妇之心,使她内心泛起了思念的涟漪。 * (三)思乡怀人 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马致远《天净沙》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闺怨)??? 如:王昌龄《闺怨》? (四)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柳永《雨霖铃》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五)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