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考试高一语文试卷.docVIP

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考试高一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启东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 混浊hún 给予jǐ 摭拾zhí B.干瘪biě 巷道xiàng 槎桠chá 饿殍piǎo C.慰藉jiè 参省xǐng 月晕yùn 田塍téng D.槁暴pù 炽热chì 侘傺chà 按捺nà 2.下列字词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嬉游 沉缅 稻杆 抉择 静谧 容销金镜 B.文身 贫瘠 矫饰 蒸汽 啮噬 汗流浃背 C.蜇居 雾霭 撕杀 斑斓 枪膛 魂牵梦萦 D.溯源 震撼 姆指 坐落 磕绊 头昏脑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 B.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让人内心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C.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怨自艾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D.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4.下列语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这落日,我们全都在那一刻惊呆了。车停下来,倚托着一棵树,架起相机,直拍到它消失。 B.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给予江南居住者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C.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梧桐雨”该飘向何方 初夏时节,生长着茂盛梧桐的大街小巷,间或就下起“梧桐雨”来。 “梧桐雨”并不是雨,而是梧桐果实上的绒毛。球状的梧桐果实冬、春都挂在枝头,待到初夏便化为绒毛翩翩飞在风中,种子也随之摇落。 然而,在今天的城市,“梧桐雨”的诗意已为都市人忘却——可怜的梧桐种子落在水泥地上,不能生根发芽,那种絮絮飘洒、尔后萌芽的诗意自然也消失殆尽。 如今,城市有耗费巨资“请大树进城”建设起来的“都市森林”,也有成片的绿地和公园。至于住宅小区,由于绿化率的要求,也都有草坪树木。但不知为何,城里的绿地就不如乡间的绿野让人更感觉有自然气息,更别提“梧桐雨”般的诗意。 甚至于公园和专门的绿地也少有自然气息。如同我们许多由大量石块铺装,显得过于“精致”的城市广场、道路一样,公园、绿地也按照城市标准“包装”起来了:以往土质的大路甚至小径都铺设了水泥路面,还纷纷修建起大面积的广场硬地。行走在其中,如同走在城市大马路上一样,虽然干净,却没了铺满落叶、掉满松针的诗意,少了蛐蛐、青蛙的鸣叫……这也是为什么城市面貌整饬的公园、绿地,却不如稍许零乱的乡间更有自然气息的原因。 其实,一些高层小区并没有真正的绿地。高层小区多数需要建设地下车库停车,但是没有绿化又不行,于是干脆在车库顶上铺土搞绿化,这看起来也有灌木、乔木、花卉,却并非建在真正的土壤之上,而小区内原来裸露的大地却全部变成了水泥板。 我们的城市原来是建在土壤之上,好比一张多孔而湿润的“地毯”。现在,城市则建在一块大水泥板上,看起来有树有草,但是只有少数树的“孔”跟大地相通。“湿地毯”变成了“水泥板”,“城市病”也因此而生。我们熟悉的有“热岛效应”,其实还远不止此。专家称,“水泥板”问题将影响到水循环、热循环,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生物链。 “不能把我们的大地像砌墙倒过来一样铺得满满挤挤的,这绝对不符合生态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近日建议,在城市规划里,除了要控制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以外,还要增加一个控制内容——硬地率。应规定硬地率不能超过多少,比如理想的应该是一半,如果不行,也可以规定不能超过60%或70%。比如德国就有城市硬地率不得超过45%的规定。 什么时候,城市也有软软的土壤;哪个初夏,都市人能重新体味“梧桐雨”的诗意呢? 选自2006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5.下面对“梧桐雨”的叙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初夏时节,在大街小巷生长着的茂盛梧桐间洒落下来的东西。 B.初夏时节,梧桐的种子随风摇落,形如下雨,故名“梧桐雨”。 C.梧桐的果实待到初夏时便化为绒毛,翩翩飞在空中,好像下起了轻柔的细雨。 D.既指梧桐种子的摇落,也指绒毛的翩飞,这种景象统称为“梧桐雨”。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城市也有“都市森林”,有绿地和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