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芥酸油菜品种之育种研究
低芥酸油菜品種之育種研究 (1)
低芥酸油菜品種之育種研究
邱發祥彭武男
摘要
為育成適應本省冬閒水田裡作栽培,具備早熟、矮株、豐產之低芥酸油菜品種, 64 年春季以本場育
成之推廣品種新竹2號為母本,從加拿大引進之大油菜品種Tower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 F2世代種子採
單子葉芥酸測定法檢定芥酸含量,選得芥酸含量低( 10% 以下) 之8系統繼續分離選拔 。 同時 , 配合利用
人工氣候室及五峰工作站高冷地環境,以加速世代夏季繁殖。歷經系統、初級、高級品系試驗與地方試
作,於73年4 月 7日經新品種登記命名審查小組審查通過,正式命名兩品種為桃園3號及桃園4號。桃園3
號芥酸含量極微屬零芥酸品種,桃園4號芥酸含量1.7%為低芥酸品種,兩品種兼具矮生、豐產、早熟、
適應性廣與適合不整地直播省工栽培等優良特性。
口 = 一 、
前
台灣早期栽培的油菜屬白葉型小油菜 ( Brassica campestr必 L. ) ,通稱在來油菜,以地區之不同有許
多別名;如苑裡油芥、台中在來等,其特性具早熟、抗病、適應J性廣,惟種子小,產量與含油率嫌低,
以冬季綠肥栽培為主( 3 )。民國43年間陸續由日本等引進近截32號、農林20號等品種推廣栽培。至民國48
TAO
年由新竹及台中區農改場先後育成高產與高含油率大油菜 ( Brassica napus L. )品種,如新竹特1號、新
竹2號、台中特1號、台中選2號等( 9) ,並積極辦理示範推廣,栽培面積急速增加,生產大量菜籽油而成
為本省重要食用油品之一。
民國60年以後,發現推廣品種及在來種的菜籽油含有高量的芥酸,根據動物實驗證實芥酸攝取導致
鼠體生長受抑制、固醇代謝改變、芥酸留存體內脂肪及擾亂生殖作用等不良影響,亟需進行品種改良
(3,5 ,10,12,23) 。 新竹區農業改良場乃自民國62 年起陸續從加拿大 、 德國等引進低芥酸品種進行觀察試驗。 但
在本省之栽培環境下,引進各品種之生育日數過長(約1 50 -160 天 ) ,不適合本省的水田冬季裡作制
度,且株高約1 50公分較本地品種約高30公分,生長後期易倒伏。因此,於64年新竹場及台大合作辦理
低芥酸油菜育種工作,選取低芥酸及低硫配醋體之加拿大夏季型大油菜Towe r品種與本省過去推廣品種、
高芥酸之新竹2號為雜交親本,藉助雜交育種方法將雙方有利性狀相互轉移,期能在後裔中選得早熟、豐
產、矮株、低芥酸等優良性狀集於一體之適應品種,以供推廣栽培( 4, 5, 7, 9 )。
(2)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報告第22 號
前人研究
Stefansson. Hougen及Downey ( 1961 )以氣體色譜法( gas chromatograph ,(G.C.) )分析曇苔屬植物
的三個主要物種,定出其芥酸變動範圍如下 l eaf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L.) Coss )為21 - 47%
Turnip rape ( Brassica campestris L. )為22 - 55% ,及rape (Brassica napus L. )為28 -48% ,並於同年
自德國與株油菜之Li ho品系(其芥酸為6 - 50% ) ,經二代連續選拔分離出不合芥酸之植株,並將芥酸
含量低於0. 5 %之特性稱之厲、無芥酸砂( zero erucic acid ) (22) 0 Downey 及Harvey ( 1963 )自明瞭油菜
脂肪酸的合成,係由發育中的胚之基因型( genotype) 所控制後 , 即致力研究改進油菜脂肪酸成分分析
方法,而完成單粒及半粒種子的分析,其方法之特點是將一粒種子或種子之一片子葉予以油分分析,而
被取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