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2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27年诗歌 一、1949—1976年间诗歌的发展历程 1、从1949年——1956年为第一阶段(颂歌、半自由体诗) 2、从1957年——1965年为第二阶段(政治抒情诗、长篇叙事诗) 3、从1966年——1976年为第三阶段(天安门诗抄、潜在写作) 二、27年诗歌的主要成就 1、第一阶段诗歌 (1)创作队伍的形成 构成此时中国诗人的诗人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诗坛主力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他们来自解放区,五、六十年代进入各自创作生涯的旺盛状态。二类是1949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田间、李季等。他们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新的时期。三类是一些青年诗人登上文坛,如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梁上泉、张永枚、 周良沛等。 (2)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郭沫若《新华颂》、臧克家《一颗新星》、冯至《西郊集》、卞之琳《第一个浪头》、 艾青 《欢呼集》、田间《天安门赞歌》《赶车传》、李季《杨高传》、阮章竞《新塞外行》、邵燕祥《到远方去》等。 (3)本阶段的诗歌特征。 ①颂歌得到空前发展,也是最突出的特点。 ②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异。 ③诗歌形式有了变化、发展。 三、27年诗歌发展的不足 1、 流派的贫乏畸变:可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角度进行审视。先来看现实主义。新中国的成立使诗人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欢乐感、自豪感。所以“颂歌”顺理成章地成了建国初期的主题。 2、 体式的畸形化:虽然这一阶段自由体、格律体、半格律体、散文诗都还存在着,甚至还从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那里移植来了“楼梯式”或“阶梯式”。但就总的趋势来说,却同样是扭曲与畸形化。 3、 诗美内涵的极端化:具体表现为美与善的严重分离,并把美与善分别推向其反面,变成工具和虚妄,从而失掉了美与善。 (1) 竭力推崇所谓崇高美。 (2)由于极端追求诗歌的社会功能,使诗美沦丧,诗歌成为了政治工具。 闻捷和他的《苹果树下》 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江苏丹徒人。1923年 6月生。少年时代曾在煤厂当学徒。1938年初到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演剧活动。1940年到延安,先后在陕北文工团、陕北公学工作、学习,并写作反映陕甘宁边区军民斗争生活的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解放战争时期,作为记者参加解放西北的战斗,并随军到了新疆,任新华社西北总分社采访部主任。1952年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稍后,专门从事诗歌创作。 《苹果树下》解析 《吐鲁番情歌》是一组以爱情为题材的短诗,包括《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结束以后》《金色的麦田》《告诉我》《种瓜姑娘》等七首,发表于50年代。 《苹果树下》在自然节气的转换中,描写姑娘恋爱中的心理变化: 春天的歌声中,“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夏天的“守望”中,“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她说:别像影子一样缠着我。”秋天的成熟中,“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苹果树下》的主题意蕴: 《苹果树下》写得极有生活情趣,诗人巧妙地以苹果比喻爱情,通过苹果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表现和赞美了爱情的孕育、发展和成熟,抒发了诗人对伟大时代所充满的喜悦之情和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所抱的无限希望。 巧妙构思: ① 以苹果比喻爱情,将爱情与劳动并行发展的主题寓于苹果树开花、结果到果实成熟的过程。 ②诗的中间三节,细腻地刻画出姑娘内心从春到秋的微妙变化,写出爱情在她心中的萌生、孕育、生长。三节诗贯穿着劳动和苹果生长的线索,苹果的成长状态与爱情所达到的阶段、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 ③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首尾呼应,全诗和谐完整。诗的语言朴实、明快、传神。 《苹果树下》艺术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摄取欢快的劳动生活场景,以象征及生动的心理描绘来表现诗意的艺术特征。诗的中间三节,细腻地刻画出姑娘内心从春到秋的微妙变化,写出爱情在她心中的萌生、孕育、生长。三节诗贯穿着劳动和苹果生长的线索,苹果的成长状态与爱情所达到的阶段、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 (2)这首诗富有一种生动而又含蓄、风趣的情味,有力地显示了闻捷善于摄取小镜头来表现生活诗意的艺术才华,诗篇构思独特,语言明快,散发出浓郁的生活芬香。 食指的《相信未来》 食指 ,原名郭路生,祖籍山东鱼台,1948年 11月2日出生。由于他是在其母在行军途中分娩生下的,故起名路生。“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