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2 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TPU) TPU通常由二异氰酸酯、聚醚或聚酯,以及低分子二元醇类扩链剂反应而得的一类热塑性弹性体; 聚醚或聚酯为软段,异氰酸酯为硬段; 硬段可以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提高其结晶性,对弹性体的硬度、模量、强度具有直接的影响; 软段决定了弹性体的弹性和低温性能; TPU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抗撕裂性能; TPU主要用作耐磨制品、高强度耐油制品、高强度高模量制品等,如脚轮、鞋底等,此外还可挤出成型制作薄膜、片材和管材。 4.5.3 热塑性硫化橡胶(TPV) 制造TPV的关键技术——动态全硫化技术: 在热塑性树脂基体中混入橡胶,在与交联剂一起混炼的同时,能够使橡胶就地完全产生交联,并在高速混合和高剪切力作用下,交联的橡胶被破碎成大量的微米级颗粒,分散在连续的热塑性树脂中,从而形成TPV。 TPV的种类: EPDM/PP、NR/PE、NR/PP、IIR/PP、NBR/PP、丙烯酸橡胶/PP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 采用烷基锂催化剂将苯乙烯和丁二烯单体在烃溶剂中进行阴离子聚合来生产 结构设计自由度更大:可以实现对苯乙烯、丁二烯组分含 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支化结构的控制 (4)丁苯橡胶的发展趋势 末端改性SBR: 改善与碳黑的相容性,对轮胎的省燃油性能和抗湿滑性能进行平衡 聚丁二烯橡胶(butadiene rubber, BR),2005年产量占到合成橡胶产量的23%。 聚合方法:乳液聚合、溶液聚合( 1,2-加成、顺式1,4-加成、反式1,4-加成) (1)聚丁二烯橡胶的制备和品种 4.3.2 聚丁二烯橡胶 乳液聚合BR 溶液聚合 超高顺式BR(98%) 反式BR(反式 95%、 室温为非橡胶态) 低顺式BR(顺式35~40%,Li催化剂) 高顺式BR(顺式96~98%,Ni、Co催化剂) 聚丁二烯 橡胶 高、中乙烯基BR( 70%、 35~55%) 本体聚合:丁钠橡胶(已淘汰) 1,2-键合(全同、间同、无规)、1,4-键合(顺式、反式)的含量和分布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催化体系加以控制的。 如镍系高顺式BR(也称顺丁橡胶)中1,4-顺式结构97%, 1,4-反式结构1%, 1,2-结构2%。 BR的Tg 主要取决于分子中乙烯基的含量:含量为10%,Tg为-95oC,含量为95%,Tg 为-15oC,两者几乎成线性关系;随着乙烯基含量增大,BR耐磨性、弹性、耐寒性变差;乙烯基含量为35~55%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 顺丁橡胶分子结构比较规整,主链上无取代基,分子间作用力小,分子中有大量容易发生内旋转的C-C键,分子链非常柔顺。 (2)聚丁二烯橡胶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4.3.2 聚丁二烯橡胶 优异的弹性和耐低温性能:顺丁橡胶是通用橡胶中弹性和耐寒性最好的。 优异的耐磨性能: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小,耐磨性能优于BR和SBR,特别适于轮胎、鞋底、鞋后跟的制备。 与炭黑的浸润能力强; 吸水性低于NR和SBR,可用于制造绝缘电线。 模腔内流动性好,制造中缺胶现象少。 与NR、SBR相比,顺丁橡胶具有如下的优点: 顺丁橡胶 顺丁橡胶 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低,不耐刺扎和切割; 抗湿滑性能差,在车高速、路面平滑、湿路面上使用时,轮胎易打滑; 加工性能和粘合性能较差,易脱辊。 顺丁橡胶的缺点也很突出: 顺丁橡胶一般很少单独使用,都是与其他橡胶并用。 1984年,德国Nordsiek提出集成橡胶概念; 同年,德国Nüls公司采用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作为单体合成出了集成橡胶(SIBR); 1990年,美国Goodyear橡胶轮胎公司将SIBR产业化。 4.3.3 集成橡胶 4.3.3 集成橡胶 (1)集成橡胶的结构 共聚一般组成:St含量0~40%,异戊二烯Ip含量15~45%,Bd含量40~70%; 序列结构:完全无规型(一步投料) 嵌段-无规型(多步投料,PB-(SIB无规共聚)、PI-(SB共聚) 分子链结构:线性结构(偶联剂用量较少) 星形结构(偶联剂用量较大) 微观相态:集成橡胶的链段结构不同,各链段间彼此相容性不好,会出现球状、柱状、层状等结构。 4.3.3 集成橡胶 (2)集成橡胶的性能 优异低温性能——丁二烯或异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