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邺城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了保护纸卷折皱和损坏,在最后一张纸上粘接一根木棒,两端稍露,形如车轴,以手执轴,自左向右收卷,故又称“卷轴装”。卷子的开头部分,卷起来在外面,容易磨损,所以接出一段丝织品﹙或空白纸﹚,卷起来之后,这段丝织品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这段丝织品叫作“褾” ﹙biao214﹚ 。 褾上还可以系上一根带子,卷起来之后用于捆扎。卷子放在架上,为了方便查找。因次,在一头悬挂标签,标签是牙质的,所以叫牙签。装卷的袋叫“帙”,又称“书衣”。 ﹙2﹚旋风装 对于“旋风装”,《文献学辞典》解释为: “纸书装订方式之一。有两种说法:①唐代装订方式,取卷子折造成册,加一书面,粘于册的首尾,使两端连缀起来。这样,折叠时像一册,拉开时像一囊子,翻阅时如旋风,故名,这是卷轴装演进到经折装的过度形式 ②‘龙鳞装’的别称。” 旋风装是用一幅比书叶略宽的长条纸作为衬底,然后将单面有字的首页全幅粘于衬纸的右端。其余的双面有字的书页,按照文字内容的顺序自右向左依次粘在衬纸上。由于每一页都是错落粘在上一页的底下,形成错落相积、上页压下页的体式。 收藏时,从首页向尾页,自右向左卷起,从外边看,它仍是卷子装。在收卷的时候,内部的书页朝一个方向卷起,宛如自然界的旋风,故谓之“旋风装”;有因其书页如龙鳞般错次相连,故又称“龙鳞装”。 ﹙3﹚ 经折装 经折装是唐宋时代的一种书籍装订形式。将长幅按一定的尺寸来回往复折叠,折成一册,形同折子,首尾加上硬厚纸页﹙也有用薄木板﹚作为护封。《文献学辞典》:“古籍装订形式之一。 别名梵夹装、折子装。隋唐时代佛教大盛,翻译的经典很多。佛教徒为了便于唪诵,便将翻阅不便的卷轴装改为折叠起来的形式,变卷子长幅为折叠式,成方册,前后粘以书面。” ﹙4﹚蝴蝶装 蝴蝶装是由经折装演变而来的。 元吾衍《闲居录》:“古书皆以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复为薄帙” 。 “薄帙”就是蝴蝶装的一本一本书。 所谓蝴蝶装,是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向内对折﹙即字面相对﹚,按版口理齐,中缝背面逐叶用胶料粘连,再用厚纸包裹作为护封,翻阅时书叶从中缝展开,两边向外,状如蝴蝶的双翅,故称之为蝴蝶装。 版心,即每页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节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有的还印有书名、卷数、页码及本页字数,明代以前,版心下方往往还印有刻工姓名。 ﹙5﹚包背装 包背装是由蝴蝶装发展而来,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包背装是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向外对折﹙即将无字面折在里面﹚装订不在版心一边,而在版心折线对面的余纸上。 ﹙6﹚线装 这是古籍最常用的装帧形。它是由包背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包背装是用整张纸作为封皮包裹书背,而线状是采用两张与书叶大小相同的散叶作为书皮,放在正文前后,然后打眼订线装订成册,这种装帧方式更加的美观牢固。 三、石 在石头上刻字由来已久,在周代就已经出现。《穆天子传》卷二﹙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悬圃之上,以昭后世。” 郭璞注:“谓勒石铭功德也。秦始皇、汉武帝巡守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类也。” 刻石作为我国古代文献载体之一,影响十分深远。代表性的刻石主要有:“周秦石刻、熹平石刻、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广政石经、嘉祐石经、绍兴石经、乾隆石经”等。石经和石刻书籍,使得许多古籍版本得以流传,对保存和传承古代典籍,具有极高的价值。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 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 四、简牍 简牍,《说文》:“简,牒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竹谓之简,木谓之牒。”《说文》:“牍,书版也。”段玉裁注:“厚者为牍,薄者为牒。” “简”字从“竹”,“牍”字从“片”,《说文》曰:“片,判木也。” 竹简的形制是:简一般的用狭长竹片制成,宽约半寸,长度不一。陈梦家指出:“凡编简为册的,因编册可以成卷,所以简必狭长,只能容一行。” 思考:“汗青”一词是什么意思? 一般而言,长简书写经典,短简写传记杂书,而法律则写在最长的3尺简上。简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流传的最主要载体,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 数简连接起来就成为策,一策一般就是篇,策和篇都是书籍的计量单位。在古代,人们用麻绳、丝绳将册连接成篇。用两道绳就叫两道篇,以次类推。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