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一章 散文阅读 第1讲 概括和归纳.pptx

06第一章 散文阅读 第1讲 概括和归纳.pptx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第一章 散文阅读 第1讲 概括和归纳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阅读栏目索引考试目标要求备考知识清单考试目标要求返回省纲考点 1.整体感知,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2.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作出评析。 4.主动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拓展对作品的认识。历年分析近三年浙江各地市的十份考卷中,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散文和小说差不多各占一半,偶尔间以混合文本。2016年湖州、宁波、温州、嘉兴舟山考小说阅读,衢州卷考名著《简爱》的节选,绍兴义乌、金华、丽水、杭州考散文阅读,台州考混合文本阅读。2017年湖州、杭州、宁波、台州、嘉兴考小说阅读,温州、绍兴义乌、丽水、衢州考散文阅读,金华考小说为主的混合文本。历年试卷的考点分布较为均衡,内容归纳、主旨理解、语言赏析、写作构思和拓展评价等五块是考查的重点。阅读文本内容以乡音乡情、传统文化、挚爱亲情、人生感悟为主。备考知识清单返回一、布局谋篇的知识1.构思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处理的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1)伏笔: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关于杰利的叙述:“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因为前文有“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的伏笔,这里就不觉得突兀。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收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2)铺垫:有的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有的烘托下文出现的主要人物或事件,使之更突出,深化主题;有的引出下文的议论抒情。如《我的叔叔于勒》开头介绍菲利普一家的经济拮据,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3)呼应:呼应题目、前后呼应、首尾呼应。如《变色龙》中写道:“‘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裹紧大衣”,再写大衣,前后呼应。“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与开头呼应。呼应的好处是使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逻辑严密,突出主题,深化主题。2.文学作品常有一条或多条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一般常见的线索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等,即可以是物、人、时空、话语等。《最后一课》以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那树》以大树的生命经历为线索。3.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的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用以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二、修辞手法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如《故乡》中有:“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比喻封建等级观念在“我”和闰土之间造成的冷漠和隔膜,反映了封建的传统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和摧残之深。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如《那树》中有:“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咬”“骨粉”和“呻吟”这些都是描写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表达了对伐树人的愤恨。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如《那树》中有:“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运用夸张,写出树的坚固。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如《那树》中有:“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运用排比,形容变化之神速。 与前文“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如《地下森林断想》:“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形象地写出了森林的雄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