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四层综合训练馆旋挖桩基工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doc

广西高校四层综合训练馆旋挖桩基工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高校四层综合训练馆旋挖桩基工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

综 合 训 练 馆 工 程 旋挖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兴华建设集团 编制人员: 编制日期:2015年10月20日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施工实施目标及概况 3 §1.1 工程施工实施目标 3 §1.2编制依据 3 §1.3工程概况 4 1.3.1工程位置及规模 4 1.3.2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 4 1、地质情况 4 2、水文概况 5 1、勘察期间场地内未发现地表水。 5 第二章 旋挖桩施工方案 6 §2.1 施工总体部署 6 2.1.1施工机械配备及队伍安排 6 2.1.2、设计基本要求: 6 §2.2旋挖桩施工流程及方法 9 2.2.1旋挖桩施工流程 9 2.2.2旋挖桩施工方法 9 (1)测量放线定位 9 (2) 钢护筒埋设: 10 (3) 挖土(岩)成孔 10 (4) 清孔 11 (5)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11 (6) 导管安装及其水密性试验 12 (7) 水下混凝土浇注 12 §2.3 旋挖桩施工技术措施 13 ⑴ 桩的入土(岩)深度应符合的要求: 13 ⑵ 成孔和清孔应符合的要求: 13 §3.1 施工进度计划 14 §3.2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4 §3.3 劳动力计划 15 第四章 工期的保证措施 16 §4.1 组织管理措施 16 §4.2.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6 4.2.1机械设备的保证措施 17 4.2.2物资保证措施 17 4.2.3劳动力的保证措施 17 4.2.4加强计划管理 17 第五章 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8 §5.1. 工程质量目标 18 §5.2. 质量控制原则 18 §5.3. 质量保证体系 18 §5.4.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0 5.4.1建立创全优管理制度 20 5.4.2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21 §5.5. 施工质量管理与工程监理验收 22 §5.6. 工程质量受控 22 5.6.1工程质量管理流程图 22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23 §6.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3 6.1.1安全保证体系 23 6.1.2安全保证措施 24 §6.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7 §6.3 环境保护措施 28 §6.4 成品保护措施 29 第一章 工程施工实施目标及概况 §1.1 工程施工实施目标 高度重视本工程的施工,科学地组织交叉流水作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认真履行合同,实行对业主的承诺,以一流的项目管理、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文明施工、一流的安全措施、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服务,确保实现如下目标: 1、施工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2、施工安全目标:实现安全生产“六无”目标,即无死亡、无重伤、无倒塌、无中毒、无爆炸、无重大机械交通事故。 3、施工工期目标:以总进度计划为准。 §1.2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2、有关现行施工规范、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3、我司类似工程施工的成功经验。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位置及规模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综合训练馆工程,工程总长为50.6米,宽24米。共有99条桩,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00mm。以中风化粉砂岩 ④2 层为持力层,极桩限端阻力qpk?=4000KPa。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持力层深度为 11.7m~18.4m,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2米。根据设计图纸桩长大于9.5米,所以暂定桩长为22m左右。 1.3.2工程地质与水文情况 1、地质情况 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有:素填土①层、淤泥质土②层、粉土③层、强风化粉砂岩④1层、中风化粉砂岩④2层。 (1)层素填土:黄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粒径为10mm-200mm的石英砾石组成,场地内均匀分布分布。层厚为5.3~11.50m。 (2)层淤泥质土:灰褐色,很湿~饱和、软塑状态,为淤泥质黏土,含少许有机质,土质均匀性差。层厚为1.3~1.8m。 (3)层粉土:黄褐色稍密,为粉砂岩残积而成,局部夹含未风化完全粉砂岩碎屑,无光泽反应,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层厚为0.9~3.4m。 (4)1层强风化粉砂岩:灰黄色,砂状结构,以石英砂为主,次为淤泥,节理十分发育,多填充有淤泥,少量锰铁质、石英脉,岩芯呈砂状,岩石破碎。层厚为1.6~4.9m。 (4)2层中风化粉砂岩:灰黄色,砂状结构,以石英砂为主,次为泥质,节理十分发育,多填充有泥质,少量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zhuangrduh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